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开国称孤。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
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沈迷猖蹶,以至于此。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朱鲔涉血于友于,张绣剚刃於爱子,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於当世!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将军松柏不剪,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佩紫怀黄,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埸之任,并刑马作誓,传之子孙。将军独靦颜借命,驱驰毡裘之长,宁不哀哉!
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姚泓之盛,面缚西都。故知霜露所均,不育异类;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北虏僭盗中原,多历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燋烂。况伪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携离,酋豪猜贰。方当系颈蛮邸,悬首藁街,而将军鱼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
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
当今皇帝盛明,天下安乐。白环西献,楛矢东来;夜郎滇池,解辫请职;朝鲜昌海,蹶角受化。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揔兹戎重,吊民洛汭,伐罪秦中,若遂不改,方思仆言。聊布往怀,君其详之。丘迟顿首。
〔顿首〕叩拜。这是古人书信开头和结尾常用的客气语。足下,书信中对对方的尊称。
〔无恙〕古人常用的问候语。恙,病;忧。
〔“将军”句〕语出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此喻陈英勇为三军之首。
〔才为世出〕语出苏武《报李陵书》“每念足下才为世生,器为时出。”此喻陈才能杰出于当世。
〔“弃燕”二句〕语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此喻陈伯之有远大的志向。
〔“昔因”二句〕指陈伯之弃齐归梁,受梁武帝赏爱器重。
〔“立功”二句,《梁书·陈伯之传》“力战有功”,“进号征南将军,封丰城县公〕邑二千户。”开国〕梁时封爵,皆冠以开国之号。孤,王侯自称。此指受封爵事。
〔毂(古)〕原指车轮中心的圆木,此处指代车舆。
〔旄(毛)〕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此指旄节。拥旄,古代高级武将持节统制一方之谓。
〔鸣镝〕响箭。
〔股战〕大腿颤抖。
〔穹庐〕原指少数民族居住的毡帐。这里指代北魏政权。
〔去就〕指陈伯之弃梁投降北魏事。
〔内审〕内心反复考虑。诸,“之于”的合音。
〔赦罪责功〕赦免罪过而求其建立功业。
〔瑕〕玉的斑点,此指过失。弃瑕,即不计较过失。
〔“推赤”二句〕《后汉书·光武帝纪》“降者更相语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又〕汉兵诛王郎,得吏人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章烧之曰〕“令反侧子自安。”反侧子,指心怀鬼胎,疑惧不安的人。此谓梁朝以赤心待人,对一切都既往不咎。
〔不假〕不借助,不需要。
〔“朱鲔”句。朱鲔(伟)是王莽末年绿林军将领,曾劝说刘玄杀死了光武帝的哥哥刘伯升。光武攻洛阳,朱鲔拒守,光武遣岑彭前去劝降,转达光武之意说,建大功业的人不计小恩怨,今若降,不仅不会被杀,还能保住官爵。朱鲔乃降。涉血,同“喋血”,谓杀人多流血满地,脚履血而行。友于,即兄弟。《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此指刘伯升。
〔“张绣”句。据《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载〕“建安二年,公(曹操)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建安四年,“冬十一月,张绣率众降,封列侯。”剚(自)刃,用刀刺入人体。
〔往哲〕以往的贤哲。与,赞同。
〔不远而复〕指迷途不远而返回。
〔《易·复卦》“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先典〕古代典籍,指《易经》。
〔攸高〕嘉许。
〔“主上”二句〕桓宽《盐铁论·刑德》“明王茂其德教而缓其刑罚也。网漏吞舟之鱼。”吞舟,这里指能吞舟的大鱼。
〔松柏〕古人常在坟墓边植以松柏,这里喻指陈伯之祖先的坟墓。
〔不剪〕谓未曾受到毁坏。
〔“高台”句〕桓谭《新论》云〕雍门周说孟尝君曰〕“千秋万岁后,高台既已倾,曲池又已平。”此指陈伯之在梁的房舍住宅未被焚毁。
〔雁行〕大雁飞行的行列,比喻尊卑排列次序。
〔紫〕紫绶,系官印的丝带。
〔黄〕黄金印。
〔赞〕佐助。
〔帷幄〕军中的帐幕。
〔《史记·留侯世家》“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
〔轺(遥)〕用两匹马拉的轻车,此指使节乘坐之车。
〔建节〕将皇帝赐予的符节插立车上。
〔疆埸(易),边境。
〔刑马〕杀马。古代诸侯杀白马饮血以会盟。
〔传之子孙〕这是梁代的誓约,指功臣名将的爵位可传之子孙。
〔靦(免)颜〕厚着脸。
〔毡裘〕以毛织制之衣,北方少数民族服装,这里指代北魏。长,头目。这里指拓跋族北魏君长。
〔慕容超〕南燕君主。晋末宋初曾骚扰淮北,刘裕北伐将他擒获,解至南京斩首。
〔东市〕汉代长安处决犯人的地方。后泛指刑场。
〔姚泓〕后秦君主。刘裕北伐破长安,姚泓出降。
〔面缚〕面朝前,双手反缚于后。西都,指长安。
〔霜露所均〕霜露所及之处,即天地之间。
〔异类〕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带侮辱性的称呼。
〔姬汉〕即汉族。姬,周天子的姓。
〔旧邦〕指中原周汉的故土。
〔杂种〕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带侮辱性的称呼。
〔北虏〕指北魏。虏是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带侮辱性的称呼。
〔僭(见)〕假冒帝号。
〔“多历”句〕拓跋珪年建立北魏,至年已一百多年。年所,年代。
〔燋烂〕溃败灭亡。燋,通“焦”。
〔伪孽(聂)〕这里指北魏统治集团。
〔昏狡〕昏瞆狡诈。
〔自相夷戮〕指北魏内部的自相残杀。年,宣武帝的叔父咸阳王元禧谋反被杀。年,北海王元祥也因起兵作乱被囚禁而死。
〔携离〕四分五裂。携,离。
〔酋豪〕部落酋长。
〔猜贰〕猜忌别人有二心。
〔蛮邸〕外族首领所居的馆舍。
〔藁(稿)街〕汉代长安街名。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蛮邸即设于此。
〔“而将军”二句〕李善注引袁崧《后汉书》朱穆上疏曰〕“养鱼沸鼎之中,栖鸟烈火之上,用之不时,必也焦烂。”飞幕,动荡的帐幕,此喻陈伯之处境之危险。
〔“见故国”四句〕语出李善注引袁晔《后汉记·汉献帝春秋》臧洪报袁绍书〕“每登城勒兵,望主人之旗鼓,感故交之绸缪,抚弦搦矢,不觉涕流之复面也。”陴(疲),城上女墙。
〔畴日〕昔日;怆悢,悲伤。
〔“所以”句,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思赵将,即想复为赵将。
〔“吴子”句〕据《吕氏春秋·观表》吴起为魏国守西河(今陕西韩城县一带)。魏武侯听信谗言,使人召回吴起。吴起预料西河必为秦所夺取,故车至于岸门,望西河而泣。后西河果为秦所得。
〔励〕勉励,引申为作出。良规,妥善的安排。
〔白环西献〕李善注引《世本》载〕“舜时,西王母献白环及佩。”
〔楛(户)矢〕用楛木做的箭。
〔《孔子家语》载〕武王克商,“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肃慎氏,东北的少数民族。
〔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一带。
〔滇池〕今云南昆明市附近。均为汉代西南方国名。
〔解辫请职〕解开盘结的发辫,请求封职。即表示愿意归顺。
〔昌海〕西域国名。即今新疆罗布泊。
〔蹶角〕以额角叩地。
〔受化〕接受教化。
〔“掘强”二句〕《汉书·伍被传》记伍被说淮南王曰〕“东保会稽,南通劲越,屈强江淮间,可以延岁月之寿耳。”掘强,即倔强。
〔中军临川殿下〕指萧宏。时临川王萧宏任中军将军。殿下,对王侯的尊称。
〔茂亲〕至亲。指萧宏为武帝之弟。
〔揔〕通“总”。
〔戎重〕军事重任。
〔吊民〕慰问老百姓。
〔汭(锐)〕水流隈曲处。洛汭,洛水汇入黄河的洛阳巩县一带。
〔秦中〕指北魏。今陕西中部地区。
〔遂〕因循。
〔聊布〕聊且陈述。
〔往怀〕往日的友情。
丘迟(464—508),字希范,吴兴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丘灵鞠之子。南朝梁文学家。初仕南齐,官至殿中郎、车骑录事参军。后投入萧衍幕中,为其所重。梁天监三年,丘迟由中书侍郎出为永嘉太守。
丘迟诗文传世者不多,所作《与陈伯之书》,使陈伯之拥众八千归降,其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劝伯之自魏归梁,是当时骈文中的优秀之作。
《大辞海》:丘迟(464—508)南朝梁文学家。字希范,吴兴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初仕齐,官殿中郎。入梁,官司空(一作司徒)从事中郎。诗文传世者不多,所作《与陈伯之书》,劝伯之自魏归梁,是当时骈文中的优秀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丘司空集》。
《中国人名大词典》:(464—508)南朝梁吴兴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字希範。丘灵鞠子。举秀才。仕齐,初为太学博士,累迁殿中郎。萧衍为梁王,劝进表文皆出其手。天监三年(504),出为永嘉太守。次年,随临川王萧宏北伐,他为谘议参军,领记室。作《与陈伯之书》,招降伯之。官至司空从事中郎。善诗赋文章。明人辑有《丘司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