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昭明太子撰《文选》,后相效著述者十馀家,咸自称尽善。高听之士,或未全许。且大同至于天宝,把笔者近千人,除势要及贿赂者,中间灼然可尚者五分无二,岂得逢诗辄赞,往往盈帙。盖身后立节,当无诡随,其应诠拣不精,玉石相混,致令众口销铄,为知音所痛。夫文友神情体雅,编纪者能审鉴诸体,安详所来,方可定其优劣,论其取舍。至如曹、侪,诗多直致,语少切对,或五字并侧,或十字俱平,而逸价终存。然契瓶肤受之流,责古人不辨宫商,词句质素,耻相师范。于是攻乎异端,妄为穿凿,理则不足,言常有馀,都无比兴,但贵轻艳,虽满箧笥,将何用之?自萧氏以还,尤增矫饰,武德初微波尚在,贞观末标格渐高,景云中颇通远调,开元十五年声律风骨始备矣。实由主上恶华好朴,去伪从真,使海内词人,翕然遵古,有周《风》、《雅》,再阐今日。璠虽不佞,窃尝好事,常愿删略群才,赞圣朝之美,爰因退迹,得遂宿心。粤若王维、王昌龄、储光羲等三十五人,皆河岳英灵也,此集即以《河岳英灵》为称。诗一百七十首,分为上下卷,起甲寅,终乙酉,论次于序以品藻,各冠于篇额。如名不副实,才不合道,纵压梁窦,终无取焉。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唐丹陽人。進士。編有《河岳英靈集》。
《大辞海》:殷璠唐代诗选家。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天宝间乡贡进士。曾编选润州十八位诗人作品为《丹阳集》一卷,已佚,今存残文。又编选开元、天宝间作者二十四人诗为《河岳英灵集》二卷。鉴选精审,颇为后世所推重。另《日本国见在书目录》有《荆扬挺秀集》二卷,可能也是其编选。
《中国人名大词典》:唐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举进士。编有《河岳英灵集》,选录唐开元二年(714)至天宝十二载(753)间常建﹑阎防等二十四人诗二百三十四首,每人各附评语。
《中国文学大辞典》:唐代文学家、诗选家。丹阳(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唐玄宗时期。进士出身,生平及仕履无考。曾收集同乡包融、储光羲、丁仙芝、沈如筠及其弟殷遥等18位丹阳籍诗人之作,辑为《丹阳集》1卷。又编《河岳英灵集》2卷(后通行为3卷本)。该集选录唐开元二年(714)至天宝十二载(753)期间常建、阎防、李白、高适、王维、孟浩然等24人诗234首。对每一作者各有评论,并作《河岳英灵集序》,序文中主张声律风骨兼备,批评齐梁以来的诗“理则不足,言常有余,都无比兴,但贵轻艳。”所选诗歌大都符合其理论宗旨。对所选每位诗人都有评论,见地颇为精辟。这种标举一家宗旨,附加评论的选诗体例,是文学史上的首创,对后世选家产生了较大影响。《全唐文》436卷录其《河岳英灵集序》1篇。作者:栾睿。出自:马良春,李福田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913-49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