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
〔周文〕周文王,姓姬,名昌。原是商朝末年的一个诸侯,后在姜尚的帮助下吞并了许多小国,扩大统治范围,为其子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王朝奠定了基础。
〔伯〕通“霸”,诸侯联盟的首领。
〔桓〕齐桓公,姓姜名小白。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特〕只。
〔士〕指知识分子。下文“士大夫”指官僚阶层。
〔奚由〕从何,通过什么途径。
〔亡〕通“无”。
〔御史大夫〕汉朝中枢机构的最高长官之一。协助相国,掌管机要文书和监察事务。
〔昌〕人名,姓周。
〔下〕下达。
〔相国〕即丞相,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国家政事的最高行政长官。
〔酂侯〕指萧何。
〔御史中执法〕又称御史中丞。地位仅次于御史大夫。
〔郡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意〕美好的名声。
〔称〕相副。
〔明德〕美德。
〔署〕题写。
〔行〕事迹。
〔义〕通“仪”,像貌。
〔年〕年龄。
〔癃〕腰部弯曲背部隆起。这里泛指残疾。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潜心二十余年,修成《汉书》,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征匈奴为中护军,兵败受牵连,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等。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32—92
東漢扶風安陵人,字孟堅。班彪子。博學能文,續父所著《史記后傳》未竟之業,被誣私修國史,下獄。弟班超上書力辯,乃獲釋。明帝重其學,除蘭臺令史,遷為郎,典校秘書,奉詔續成其父書。潛心二十余年,至章帝建初中修成《漢書》,當世重之。遷玄武司馬,撰《白虎通德論》。和帝永元元年,隨竇憲征匈奴,為中護軍。憲敗,受牽連,死獄中。善辭賦,有《兩都賦》、《幽通賦》、《典引》等。后人輯有《班蘭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