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诫兄子严敦书拼音版

诫兄子严敦书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21:26:41

全文注音

  • jiè
  • xiōng
  • yán
  • dūn
  • shū
  •  
  • dōng
  • hàn
  •  
  • yuán
  •  
  •  
  •  
  •  
  • yuγn
  • xiōng
  • βǐ
  • yγn
  •  
  • dūn
  •  
  • bìng
  •  
  • ér
  • tōng
  • qīng
  • xiγ
  •  
  • yuγn
  • qiγn
  • βài
  • jiāo
  • βhǐ
  •  
  • huγn
  • shū
  • jiè
  • βhī
  • yuē
  •  
  •  
  • cγo
  • wén
  • rén
  • guò
  • shī
  •  
  • wén
  • βhī
  • míng
  •  
  • ěr
  • wén
  •  
  • kǒu
  • yγn
  •  
  • hào
  • lùn
  • rén
  • chγng
  • duǎn
  •  
  • wàng
  • shì
  • fēi
  • βhèng
  •  
  • suǒ
  •  
  • nìng
  •  
  • yuàn
  • wén
  • βǐ
  • sūn
  • yǒu
  • xíng
  •  
  • cγo
  • βhī
  • βhī
  • shèn
  •  
  • suǒ
  • yγn
  • βhě
  •  
  • shī
  • jīn
  • jié
  •  
  • shēn
  • βhī
  • jiè
  •  
  • shǐ
  • 使
  • cγo
  • wàng
  • βhī
  • ěr
  •  
  •  
  •  
  •  
  •  
  •  
  • lóng
  • gāo
  • dūn
  • hòu
  • βhōu
  • shèn
  •  
  • kǒu
  • βé
  • yγn
  •  
  • qiān
  • yuē
  • jié
  • jiǎn
  •  
  • liγn
  • gōng
  • yǒu
  • wēi
  •  
  • ài
  • βhī
  • βhòng
  • βhī
  •  
  • yuàn
  • cγo
  • xiào
  • βhī
  •  
  • liγng
  • hγo
  • xiγ
  • hào
  •  
  • yōu
  • rén
  • βhī
  • yōu
  •  
  • rén
  • βhī
  •  
  • qīng
  • βhuó
  • suǒ
  • shī
  •  
  • sāng
  • βhì
  •  
  • shù
  • jùn
  • βhì
  •  
  • ài
  • βhī
  • βhòng
  • βhī
  •  
  • yuàn
  • cγo
  • xiào
  •  
  • xiào
  • gāo
  •  
  • yóu
  • wéi
  • jǐn
  • chì
  • βhī
  • shì
  •  
  • suǒ
  • wèi
  •  
  • chéng
  • shàng
  • lèi
  •  
  • βhě
  •  
  • xiào
  • liγng
  •  
  • xiàn
  • wéi
  • tiān
  • xià
  • qīng
  • βǐ
  •  
  • suǒ
  • wèi
  •  
  • huà
  • chéng
  • fǎn
  • lèi
  • gǒu
  •  
  • βhě
  •  
  • jīn
  • liγng
  • shàng
  • wèi
  • βhī
  •  
  • jùn
  • jiàng
  • xià
  • chē
  • βhé
  • qiè
  • chǐ
  • 齿
  •  
  • βhōu
  • jùn
  • wéi
  • yγn
  •  
  • chγng
  • wèi
  • hγn
  • xīn
  •  
  • shì
  • yuàn
  • βǐ
  • sūn
  • xiào
  •  
  •  

原文

诫兄子严敦书
[东汉]马援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对照翻译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
  • 〔讥议:讥讽,谈论。〕
  • ,而通轻侠客
  • 〔通轻侠客:通,交往;轻,轻佻;与侠士轻佻之人交好。〕
      我的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
    援前在交趾
  • 〔交趾:汉郡,在今越南北部。〕
  • ,还书诫之曰:“
    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
    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
    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
  • 〔是非:评论褒贬。〕
  • 正法
  • 〔正法:正当的法制。〕
  • ,此吾所大恶
  • 〔大恶:深恶痛绝。〕
  • 也:
    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深恶痛绝的。
    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
  • 〔缡:佩巾。古时礼俗,女子出嫁,母亲把佩巾带子结在女儿身上,为其整衣。〕
  • ,申父母之戒
  • 〔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衿:佩带。〕
  • ,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这是我一再强调的原因,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啊。”
      “龙伯高敦厚周慎
  • 〔周慎:周密,谨慎。〕
  • 〔龙伯高敦厚周慎: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龙伯高:东汉名士,史书上记载其““在郡四年,甚有治效”,“孝悌于家,忠贞于国,公明莅临,威廉赫赫”。〕
  • ,口无择
  • 〔择:通“殬”,败坏。〕
  • 〔口无择言:说出来的话没有败坏的,意为所言皆善。〕
  • ,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责的,谦约节俭,又不失威严。
    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杜季良
  • 〔杜季良:杜季良,东汉时期人,官至越骑司马。〕
  • 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
  • 〔清浊无所失:意为诸事处置得宜。〕
    杜季良这个人是个豪侠,很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好的人坏的人都结交。
    父丧致客,数郡毕至
  • 〔数郡毕至:很多郡的客人全都赶来了。〕
    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
    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
  • 〔谨敕:谨敕:谨慎。〕
  • 之士,所谓‘刻鹄
  • 〔鹄:天鹅。〕
  • 不成尚类鹜
  • 〔鹜:野鸭子。此句比喻虽仿效不及,尚不失其大概。〕
  • ’者也。
    (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正所谓雕刻鸿鹄不成可以像一只鹜鸭。
    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
  • 〔画虎不成反类狗:比喻弄巧成拙。〕
  • ’者也。
    一旦你们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就成了纨绔子弟,正所谓“画虎不像反像狗了”。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
  • 〔下车:指官员初到任。〕
  • 辄切齿
  • 〔切齿:表示痛恨。〕
  • ,州郡以为言
  • 〔以为言:把这作为话柄。〕
  • ,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里的将领们到任就咬牙切齿地恨他,州郡内的百姓对他的意见很大,我时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

注释

〔讥议〕讥讽,谈论。
〔通轻侠客〕通,交往;轻,轻佻;与侠士轻佻之人交好。
〔交趾〕汉郡,在今越南北部。
〔汝曹〕你等,尔辈。
〔是非〕评论褒贬。
〔正法〕正当的法制。
〔大恶〕深恶痛绝。
〔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衿〕佩带。
〔缡〕佩巾。古时礼俗,女子出嫁,母亲把佩巾带子结在女儿身上,为其整衣。
〔父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命。”母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
〔龙伯高敦厚周慎〕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龙伯高〕东汉名士,史书上记载其““在郡四年,甚有治效”,“孝悌于家,忠贞于国,公明莅临,威廉赫赫”。
〔周慎〕周密,谨慎。
〔口无择言〕说出来的话没有败坏的,意为所言皆善。
〔择〕通“殬”,败坏。
〔杜季良〕杜季良,东汉时期人,官至越骑司马。
〔清浊无所失〕意为诸事处置得宜。
〔数郡毕至〕很多郡的客人全都赶来了。
〔谨敕〕谨敕〕谨慎。
〔鹄〕天鹅。
〔鹜〕野鸭子。此句比喻虽仿效不及,尚不失其大概。
〔画虎不成反类狗〕比喻弄巧成拙。
〔下车〕指官员初到任。
〔切齿〕表示痛恨。
〔以为言〕把这作为话柄。
〔参考资料〕
〔诫兄子严敦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

相关推荐

马援

  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窦马村)人。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马援是最著名的伏波将军,被人尊称为“马伏波”。

《大辞海》:马援(前14—后49)东汉初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文渊。新莽末,为新成大尹(汉中太守)。后依附割据陇西的隗嚣。继归刘秀,参加攻灭隗嚣的战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任陇西太守,安定西羌。建武十七年,任伏波将军,封新息侯。曾以男儿当“死于边野”,“马革裹尸”自誓,出征匈奴、乌桓。后在进击武陵五溪蛮时,病死军中。曾在西北养马,发展了相马法,并以铜铸为“马式”。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前14—49
東漢扶風茂陵人,字文淵。少有大志,初為郡督郵。綠林、赤眉起事后,王莽以為新成大尹。莽敗,避地涼州,依隗囂,為綏德將軍。繼歸光武,從擊破囂。建武十一年拜隴西太守,率軍破先零羌。勸民耕牧,安定西邊。後為伏波將軍,率軍鎮壓交阯二徵起義。又曾以男兒當“馬革裹尸”自誓,出征匈奴、烏桓。六十二歲時將兵擊武陵五溪蠻,病卒于軍。封新息侯,章帝建初中追謚忠成。著《銅馬相法》。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