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拼音版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2 22:47:57

全文注音

  • jiān
  • tīng
  • míng
  •  
  • piān
  • xìn
  • àn
  •  
  • běi
  • sòng
  •  
  • guāng
  •  
  •  
  •  
  •  
  • shàng
  • wγn
  • wγi
  • zhēng
  • yuē
  •  
  •  
  • rén
  • zhǔ
  • wéi
  • ér
  • míng
  •  
  • wéi
  • ér
  • àn
  •  
  •  
  • duω
  • yuē
  •  
  •  
  • jiān
  • tωng
  • míng
  • piān
  • xωn
  • àn
  •  
  • yáo
  • qīng
  • wγn
  • xià
  • mín
  •  
  • yǒu
  • miáo
  • zhī
  • γ
  • shàng
  • wén
  •  
  • shùn
  • míng
  •  
  • cōng
  •  
  • gōng
  •  
  • gǔn
  •  
  • huān
  • dōu
  • néng
  •  
  • qín
  • γr
  • shω
  • piān
  • xωn
  • zhào
  • gāo
  •  
  • chéng
  • wàng
  • zhī
  • huò
  •  
  • liáng
  • piān
  • xωn
  • zhū
  •  
  • tái
  • chéng
  • zhī
  •  
  • suí
  • yáng
  • piān
  • xωn
  • shω
  •  
  • zhω
  • péng
  • chéng
  • zhī
  • biàn
  •  
  • shω
  • rén
  • jūn
  • jiān
  • tīng
  • guǎng
  • 广
  •  
  • guω
  • chén
  • yōnɡ
  •  
  • ér
  • xià
  • qínɡ
  • shàng
  • tōng
  •  
  •  
  • shàng
  • yuē
  •  
  •  
  • shàn
  •  
  •  

原文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北宋]司马光

  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欢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硃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

相关推荐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19—1086
宋陝州夏縣人,字君實。司馬池子。少聰穎好學,以父蔭為將作監主簿。仁宗寶元元年進士。累官知諫院、翰林學士、權御史中丞,復為翰林兼侍讀學士。極力反對王安石所行新法,以“祖宗之法不可變”為由,數與安石、呂惠卿等辯論,因出知永興軍。神宗熙寧四年,判西京御史臺,退居洛陽十五年,專修史書,絕口不論時事。哲宗立,太皇太后高氏臨朝,起為門下侍郎,拜左仆射,主持朝政。起用劉摯、范純仁、范祖禹、呂大防等,悉除新法,恢復舊制。在相位八月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初編撰戰國至秦二世歷史為《通志》八卷,英宗命設局續修,神宗改書名為《資治通鑒》,元豐七年成書。另有《溫國文正公文集》、《稽古錄》等。
全宋詩:司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實,號迂夫,晚號迂叟,陝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進士。初仕蘇州簽判。父死服除,改武成軍簽判。慶曆六年(一○四六),以龐籍薦授館閣校勘,後受龐籍辟爲並州通判。召還爲開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誥,天章閣待制,知諫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龍圖閣直學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學士。熙寧三年(一○七○),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出知永興軍,改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六年,以端明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居洛陽,主編《資治通鑒》。哲宗即位,召主國政,元祐元年,拜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贈溫國公,謚文正。有文集八十卷,雜著多種。事見《東坡全集》卷九○蘇軾《司馬溫公行狀》,《宋史》卷三三六有傳。 司馬光詩十四卷,以《四部叢刊》影宋刊《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即宋紹熙刊本,亦即紹興二年本)爲底本,參校清乾隆六年陳宏謀校刊《司馬文正公傳家集》(簡稱陳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司馬文正公傳家集》(簡稱四庫本)等。底本卷二、卷三有若干首有目無詩,分別據陳宏謀刊本補入。底本卷六《又和諷古》“海客久藏機”一首,與卷一《和之美諷古二首》之二重複,已刪略。又輯得集外詩及斷句,另編爲一卷。
词学图录:司马光(1019-1086) 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主编《资治通鉴》,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存词三首,见《苕溪渔隐丛话》及《阳春白雪》。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