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萋兮吟拼音版

萋兮吟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5 1:34:03

全文注音

  • yín
  •  
  • táng
  • dài
  •  
  • liú
  • tiān
  • yún
  • shēng
  •  
  • zhēng
  • yuè
  • guāng
  •  
  • qióng
  • xiγng
  • qiū
  • fēng
  •  
  • xiān
  • cuī
  • lán
  • huì
  • fāng
  •  
  • wγn
  • huò
  • liè
  • tíng
  •  
  • xīn
  • zhω
  • míng
  • βāng
  •  
  • míng
  • gāo
  • huǐ
  • suǒ
  •  
  • yán
  • qiǎo
  • zhì
  • nán
  • fáng
  •  
  • wèi
  • xíng
  • βγ
  • βγo
  •  
  • chéng
  • tγi
  • háng
  •  
  • yín
  • shí
  •  
  • shǐ
  • 使
  • jūn
  • shāng
  •  

原文

萋兮吟
[唐代]刘禹锡

天涯浮云生,争蔽日月光。
穷巷秋风起,先摧兰蕙芳。
万货列旗亭,恣心注明珰。
名高毁所集,言巧智难防。
勿谓行大道,斯须成太行。
莫吟萋兮什,徒使君子伤。


注释

1.萋(qī)兮:是《诗经·小雅·巷伯》开头二字,该诗首章云:“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大甚。”旨在谴责小人谗毁忠良。

2.“天涯”二句:化用《古诗·行行重行行》:“浮云蔽白日”而来。

3.穷巷:穷,隐僻。巷,指永巷(宫闱)。

4.兰蕙:二种香草,此喻忠良。

5.万货:犹今言“百货”。列:陈列。旗亭:古代的市楼。

6.恣(zì)心:贪心。注:注意,看重。明:闪闪发亮。珰(dāng):宝珠做的耳饰。

7.毁:诋毁。

8.言巧:花言巧语。智:智者,聪明人。

9.勿:又作“多”字。

10.斯须:顷刻之间。太行:太行关,在今山西省晋城县南。

11.什:《诗经》编辑体例以十篇为一卷,名曰“什”。此指诗篇。

12徒:只。


相关推荐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72—842
唐洛陽人,自言系出中山,字夢得。德宗貞元進士,又登博學宏辭科。官監察御史,以參與王叔文政治革新,貶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后裴度薦為太子賓客、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與柳宗元友善,并稱“劉柳”。又與白居易唱和,并稱“劉白”。工詩,曾仿民歌體作《竹枝詞》、《柳枝詞》、《插田歌》等組詩。又著有《天論》等。有集。

《大辞海》:刘禹锡(772—842)唐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州)。贞元九年(公元793年)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竹枝词》、《杨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为文长于说理。又通医学。重要哲学著作《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学说。后期对佛教思想表现了妥协。有《刘梦得文集》。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