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小石城山记拼音版

小石城山记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10/8 21:17:50

全文注音

  • xiǎo
  • shí
  • chéng
  • shān
  •  
  • táng
  •  
  • liǔ
  • zōng
  • yuán
  •  
  •  
  •  
  •  
  • 西
  • shγn
  • dào
  • kǒu
  • jωng
  • běi
  •  
  • huáng
  • máo
  • lǐng
  • ér
  • xià
  •  
  • yǒu
  • èr
  • dào
  •  
  • 西
  • chū
  •  
  • xún
  • zhī
  • suǒ
  •  
  • shγo
  • běi
  • ér
  • dōng
  •  
  • guò
  • shí
  • zhàng
  •  
  • duàn
  • ér
  • chuγn
  • βēn
  •  
  • yǒu
  • shí
  • héng
  • dγng
  • yín
  •  
  • shàng
  • wéi
  •  
  • liáng
  • zhī
  • xíng
  •  
  • páng
  • chū
  • bǎo
  •  
  • yǒu
  • ruò
  • mén
  • yγn
  •  
  • kuī
  • zhī
  • zhèng
  • hēi
  •  
  • tóu
  • xiǎo
  • shí
  •  
  • dòng
  • rán
  • yǒu
  • shuǐ
  • shēng
  •  
  • xiǎng
  • zhī
  • yuè
  •  
  • liáng
  • jiǔ
  • nǎi
  •  
  • huán
  • zhī
  • shàng
  •  
  • wàng
  • shèn
  • yuǎn
  •  
  • rǎng
  • ér
  • shēng
  • jiγ
  • shù
  • měi
  • jiàn
  •  
  • ér
  • jiγn
  •  
  • shū
  • yǎn
  • yǎng
  •  
  • lèi
  • zhω
  • zhě
  • suǒ
  • shī
  • shè
  •  
  •  
  •  
  •  
  •  
  •  
  • zào
  • zhě
  • zhī
  • yǒu
  • jiǔ
  •  
  • shω
  •  
  • wéi
  • chéng
  • yǒu
  •  
  • yòu
  • guài
  • wéi
  • zhī
  • zhōng
  • zhōu
  •  
  • ér
  • liè
  • shω
  •  
  • gēng
  • qiγn
  • bǎi
  • nián
  • shòu
  •  
  • shω
  • láo
  • ér
  • yòng
  •  
  • shén
  • zhě
  • tǎng
  • shω
  •  
  • guǒ
  •  
  • huò
  • yuē
  •  
  •  
  • wèi
  • βú
  • xián
  • ér
  • zhě
  •  
  •  
  • huò
  • yuē
  •  
  •  
  • zhī
  • líng
  •  
  • wèi
  • wěi
  • rén
  •  
  • ér
  • wèi
  • shω
  •  
  • chǔ
  • zhī
  • nán
  • shǎo
  • rén
  • ér
  • duō
  • shí
  •  
  •  
  • shω
  • èr
  • zhě
  •  
  • wèi
  • xωn
  • zhī
  •  

原文

小石城山记
[唐代]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对照翻译

      自西山
  • 〔西山:在永州(今湖南零陵)西面潇江边。〕
  • 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
      从西山路口一直往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有两条路:
    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
    一条向西,沿着它走什么也看不到;
    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 〔垠:边界。〕
    另一条稍微偏北再向东,走了不到四十丈,就被一条河拦住了,积石横在路的尽头。
    其上为睥睨
  • 〔睥睨:城上的矮墙。〕
  • 、梁欐
  • 〔梁欐:栋梁,这里借指房屋。〕
  • 之形,其旁出堡
  • 〔堡:小城。〕
  • 〔坞:小城墙,防卫用的障蔽物。〕
  • ,有若门焉。
    石山顶部天然形成了矮墙和栋梁的模样,旁边还凸出一块像堡垒,有个洞像门一样。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从洞里往里看黑漆漆的,扔块小石头进去,咚的一声传来水响,声音很洪亮,很久才消失。
    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
  • 〔箭:一种竹名。因质地坚韧可作箭杆,故名。〕
  • ,益奇而坚,其疏数
  • 〔数:密。〕
  • 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石山可以盘旋着爬到山顶,站在上面能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好像经过有智慧的人精心布置似的。
      噫!
      唉!
    吾疑造物者
  • 〔造物者:这里指创造万物的神灵。〕
  • 之有无久矣。
    我怀疑造物者是否存在已经很久了。
    及是,愈以为诚有。
    到了这里,更觉得造物者应该是有的。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
  • 〔中州:中原,黄河中下游文化发达地区。〕
  • ,而列是夷狄
  • 〔夷狄:古代称我国东方少数民族为“夷”,称北方少数民族为“狄”。这里的“夷狄”是泛指距中州遥远的永州一带。〕
  • ,更
  • 〔更:经历。〕
  • 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
    但又奇怪他没把这座小石城山放到中原那样人多的地方,而是摆在了这荒凉偏远的蛮夷之地,即使过了千百年也没有机会展现它的奇异景色,这简直是白白浪费力气而毫无意义。
    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
    神灵的造物者应该不会这么干吧,那么造物者果真不存在吗?
    或曰:“
    有人说:“
    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美丽的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到这里的贤人。”
    或曰:“
    也有人说:“
    其气
  • 〔气:古人认为天地间有一种灵秀之气,它赋在人的身上,便造就伟大的人物;它赋在物上,便造就出奇特美好的东西。〕
  • 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
  • 〔楚之南:指包括永州在内的南方各地。楚在战国时南部疆域到今湖南南部。〕
  • 少人而多石。”
    这个地方山川的灵气不孕育伟人,而是全都凝聚成了这些奇山异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却多产奇峰怪石。”
    是二者,余未信之。
    这两种说法,我都不信。

注释

〔西山〕在永州(今湖南零陵)西面潇江边。
〔垠〕边界。
〔睥睨〕城上的矮墙。
〔梁欐〕栋梁,这里借指房屋。
〔堡〕小城。
〔坞〕小城墙,防卫用的障蔽物。
〔箭〕一种竹名。因质地坚韧可作箭杆,故名。
〔数〕密。
〔造物者〕这里指创造万物的神灵。
〔中州〕中原,黄河中下游文化发达地区。
〔夷狄〕古代称我国东方少数民族为“夷”,称北方少数民族为“狄”。这里的“夷狄”是泛指距中州遥远的永州一带。
〔更〕经历。
〔气〕古人认为天地间有一种灵秀之气,它赋在人的身上,便造就伟大的人物;它赋在物上,便造就出奇特美好的东西。
〔楚之南〕指包括永州在内的南方各地。楚在战国时南部疆域到今湖南南部。

相关推荐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73—819
唐河東解人,字子厚,世稱柳河東。柳鎮子。德宗貞元九年擢進士第,十四年登博學宏詞科。授集賢殿正字,調藍田尉,拜監察御史里行。與王叔文友善。及叔文主政,擢禮部員外郎,參與革新政治。叔文敗,宗元貶永州司馬。憲宗元和十年徙柳州刺史,人稱柳柳州。與韓愈并稱“韓柳”,共倡古文運動,其文峭拔矯健。又工詩,風格清峭。有《柳河東集》。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