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簷寒雨滴秋声,醉起重挑背壁灯,
世事不穷身不定,令人閒忆虎谿僧。
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
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张咏(946年~1015年),北宋官员,别名张忠定、张乖崖,出生于濮州鄄城,主要成就为平定王小波、李顺起义,死后追赠左仆射,谥号忠定。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46—1015
宋濮州鄄城人,字復之,號乖崖。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歷太常博士、樞密直學士等職。出知益州,參與鎮壓李順起事,對蜀民實行懷柔政策,恩威并用。真宗立,入拜御史中丞。又出知杭州、永興軍、益州、升州,所至有政績。累進禮部尚書,上疏極論丁謂、王欽若大興土木,致國庫空虛,請斬之以謝天下。旋遭排擠出知陳州。卒謚忠定。平生以剛方自任,為政尚嚴猛,好慷慨大言。與寇準最善,每面折其過,雖貴不改。有《乖崖集》。
全宋詩:張詠(九四六~一○一五),字復之,號乖崖,濮州鄄城(今屬山東)人。太宗太平興國五年(九八○)進士。授大理評事、知鄂州崇陽縣。雍熙元年(九八四),遷著作佐郎。端拱元年(九八八),轉祕書丞。二年,通判相州。召還,知開封府浚儀縣,出爲荆湖北路轉運使。淳化四年(九九三),擢樞密直學士、知通進銀臺司兼掌三班院。五年,出知益州。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召拜給事中,遷戶部使,改御史中丞。二年,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五年,改知永興軍。六年,加刑部侍郎、再知益州。景德三年(一○○六),復掌三班院兼判登聞檢院。四年,知昇州(《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六五)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改知陳州(同上書卷七八)。八年八月卒,年七十。謚忠定。有《張乖崖集》十卷(《郡齋讀書志》卷一九),南宋時增廣爲十二卷。事見宋錢易《故樞密直學士禮部尚書贈左僕射張公墓誌銘》,《宋史》卷二九三有傳喦。 張詠詩,以《續古逸叢書》影印宋本《乖崖先生文集》(十二卷、附一卷)爲底本,參校宋咸淳五年伊賡刻本(今存前六卷,簡稱殘宋本,藏北京圖書館)、清曹溶舊藏鈔本(十卷、附一卷,簡稱曹本,藏北京圖書館)、清康熙四十九年呂無隠鈔本(簡稱呂本,藏北京圖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清丁丙鈔補本(僅前七卷,以配明澹生堂鈔本,簡稱丁本,藏南京圖書館)、清光緒八年莫祥芝刻本(簡稱莫刻),并酌採清蔣繼功、黄丕烈、近人傅增湘校勘成果(分別稱蔣校、黄校、傅校)。另從《西崑酬唱集》等輯得集外詩五首,附編卷末。
黄鹤楼志·人物篇:张咏(946—1015) 北宋诗人。字复之,号乖崖。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县)人。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授大理评事、知鄂州崇阳,累官枢密直学士、礼部尚书。工诗善赋,有《乖崖集》。任荆湖北路转运使期间长至黄鹤楼赏景作诗,从成都罢归途经武昌时再游黄鹤楼,作七律《登黄鹤楼》。后人在其登楼作诗处建“乖崖亭”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