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乾谿,以为之援。
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仆析父从。右尹子革夕,王见之。去冠被,舍鞭,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
对曰:“与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
对曰:“与君王哉!周不爱鼎,郑敢爱田?”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我乎?”对曰:“畏君王哉!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
工尹路请曰:“君王命剥圭以为鏚柲,敢请命。”王入视之。析父谓子革:“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
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
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
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
〔楚子〕即楚灵王,楚共王次子,名围,即位以后改名虔。前五四〇年至前五二九年在位。
〔狩〕冬猎。
〔州来〕楚地名,在今安徽凤台北。
〔颍尾〕颍水入淮处,在今安徽颍上东南。
〔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都是楚大夫。
〔徐〕小国名,在吴楚之间,今安徽泗县北。
〔乾谿〕地名,在今安徽毫县东南。
〔秦复陶〕秦国所赠羽衣,可以防雨雪。
〔翠被〕用翠羽装饰的披肩。被,就是“帔”,披肩。
〔豹舄〕豹皮做的木底鞋。
〔仆析父〕楚大夫。
〔右尹〕官名。春秋时楚国长官多称尹。
〔子革〕郑大夫子然之子,名丹。由郑奔楚。
〔夕〕暮见。
〔熊绎〕楚国开始受封的国君。
〔吕伋〕齐太公吕尚之子。
〔王孙牟〕卫始封的君主康叔之子。
〔燮父〕晋始封的君主唐叔之子。
〔禽父〕周公之子,名伯禽,始封于鲁。
〔康王〕指周康王。
〔四国〕指齐晋鲁卫。
〔分〕分器。古代天子把宗庙的宝器分给诸侯,世代保存,称为分器。
〔鼎〕相传禹铸九鼎,历经夏商周三代,为周室的国宝。
〔辟〕通“僻”,偏僻。
〔荆山〕楚人最早的发祥地,在今湖北南漳西。
〔筚路〕柴车。
〔蓝缕〕破旧衣服。
〔桃弧〕桃木做的弓。
〔棘矢〕酸枣木做的箭。
〔共御〕供奉。“共”通“供”。
〔王舅〕周成王的母亲是齐太公的女儿,所以说齐君是周王的舅父。
〔王母弟〕晋祖唐叔是周成王的同母弟。鲁祖周公卫祖康叔都是周武王的同母弟。
〔皇祖伯父昆吾〕陆终氏生六子,长名昆吾,少名季连。季连是楚国的远祖,故称昆吾为“皇祖伯父”。皇祖,远祖。
〔许〕小国名,在今河南许昌。昆吾曾在此处居住。
〔陈蔡〕皆小国名。陈在今河南淮阳一带。蔡在今河南上蔡东南一带。
〔不羹〕楚地名,有东西二城。东不羹在今河南舞阳北,西不羹在今河南襄城东。
〔四国〕指陈蔡和东西不羹。国,这里指地区。
〔工尹路〕人名。楚工尹寿之后,以世官为氏。
〔圭〕古玉器名,长方形,上尖下方。
〔鏚〕斧子。
〔柲〕兵器的柄。
〔摩厉以须〕子革把自己的言语比作刀刃,磨快以等待时机。摩厉,通“磨砺”,磨刀刃。须,等待。
〔左史〕官名。周代史官有左史右史之分。左史记事,右史记言。一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倚相〕楚国的史官。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都是古书名,已失传。
〔穆王〕指周穆王。
〔祭公谋父〕周穆王的卿士。
〔祈招〕旧注认为是人名,即司马祈父,名招,掌管军事。《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疑“招”是“韶”的假借字,《祈招》是乐名。这种解释较妥。
〔祇宫〕周穆王的别宫。
〔愔愔〕深厚平和。
〔式〕发语词。
〔馈〕进餐。
〔难〕遭难。鲁昭公十三年(前五二九年),楚灵王为公子子比等所逼,在乾谿自杀而死。
〔仲尼〕孔子(前五五一年~前四七九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左丘明(前556年-前451年),姓丘,名明。汉族,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相传为春秋末期曾任鲁国史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晚年双目失明,相传著有中国重要的史书巨著《左氏春秋》(又称《左传》)和《国语》,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春秋時魯國人。左氏,名丘明,一說左丘氏,名明。傳為魯國史官。或謂與孔子同時。孔子曾稱贊他的為人。相傳他據《春秋》紀年集各國史料撰《左氏春秋》(即《左傳》)。又傳《國語》亦為其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