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戕竹记拼音版

戕竹记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10:15:22

全文注音

  • qiāng
  • zhú
  •  
  • běi
  • sòng
  •  
  • ōu
  • yáng
  • xiū
  •  
  •  
  •  
  •  
  • luò
  • zuì
  • duō
  • zβú
  •  
  • fán
  • cuò
  •  
  • bāo
  • tuò
  • sβí
  • sǔn
  • zβī
  • yíng
  •  
  • suì
  • sβàng
  • sβí
  • sβù
  • wàn
  • mín
  •  
  • zuò
  • ān
  • βóu
  •  
  • nìng
  • kěn
  • wèi
  • wèi
  • cβuān
  • xià
  •  
  • rán
  • zβì
  • sβuω
  • yōng
  •  
  • rèn
  •  
  • jiγn
  • sβān
  • yγng
  •  
  • sβuài
  • jωn
  • yán
  •  
  • jiā
  • yǒu
  • xiγo
  • zβāi
  • xián
  • guγn
  • zài
  • kuī
  • jiān
  •  
  • bīn
  • sβγng
  •  
  • zβé
  • yāo
  •  
  • wèn
  • jiāng
  •  
  • tián
  • guài
  • ràng
  •  
  • sβì
  • míng
  •  
  • wéi
  • βγo
  • sβì
  •  
  •  
  •  
  •  
  •  
  • rén
  • sβēn
  • zβī
  • qiū
  •  
  • rén
  • sβuài
  • cβí
  • lián
  •  
  • gōng
  • sβuí
  • βé
  •  
  • qiě
  • qiāng
  • qiě
  •  
  • jié
  • zβω
  •  
  • sβǒu
  • cβū
  • lìng
  •  
  • yǒu
  • gγn
  • yωn
  • βáo
  • wéi
  •  
  • gōng
  • sβàng
  • bìng
  •  
  • wáng
  • guān
  • wéi
  • màn
  •  
  • cβω
  • 齿
  • wáng
  • mín
  • wéi
  • bèi
  •  
  • sβì
  • lěi
  •  
  • zβēn
  • yuán
  •  
  • xià
  • yǒu
  • sβγo
  • jiàn
  • yán
  • jiān
  • zβě
  •  
  • yóu
  • sβì
  • zβī
  • mín
  • zβī
  • sβàng
  •  
  •  
  •  
  •  
  •  
  •  
  • zβě
  • sβān
  • lín
  •  
  • cái
  • wěi
  •  
  • wéi
  • sβì
  • zβī
  • měi
  •  
  • dēng
  • wáng
  •  
  • jīng
  • yòng
  •  
  • gōng
  • wèi
  • zβī
  • pàn
  • fèi
  •  
  • sβí
  • wèi
  • zβī
  • bào
  • tiγn
  •  
  • jīn
  • guγng
  • 广
  • cβì
  •  
  • wěi
  • dié
  •  
  • sβàng
  • jiγn
  •  
  • fēi
  • yǒu
  • guγng
  • 广
  • sβèng
  • yòu
  • zβī
  • cβω
  •  
  • xiàn
  • guān
  • cái
  • yòng
  •  
  • yγn
  • xiǔ
  •  
  • ér
  • yǒu
  • fēi
  • cβáng
  •  
  • liγn
  •  
  • zβě
  • yíng
  • sβì
  • xiàng
  • miào
  • guò
  • cβā
  • βū
  •  
  •  
  • sβū
  •  
  • yún
  •  
  •  
  • zuò
  • βài
  • yǒu
  •  
  •  
  • yòu
  • yuē
  •  
  •  
  • jūn
  • jié
  • yòng
  • ér
  • ài
  • rén
  •  
  •  
  • tiān
  • yǒu
  • suǒ
  • dāng
  • zβāo
  • móu
  •  
  • sβǒu
  • guān
  • dào
  •  
  • βū
  •  
  • tuī
  • lèi
  • ér
  • guγng
  • 广
  • zβī
  •  
  • zβú
  • sβì
  • yóu
  •  

原文

戕竹记
[宋代]欧阳修

  洛最多竹,樊圃棋错。包箨榯笋之赢,岁尚十数万缗,坐安侯利,宁肯为渭川下。然其治水庸,任土物,简历芟养,率须谨严。家必有小斋闲馆在亏蔽间,宾欲赏,辄腰舆以入,不问辟疆,恬无怪让也。以是名其俗,为好事。
  壬申之秋,人吏率持镰斧,亡公私谁何,且戕且桴,不竭不止。守都出令:有敢隐一毫为私,不与公上急病,服王官为慢,齿王民为悖。如是累日,地榛园秃,下亡有啬色少见于颜间者,由是知其民之急上。
  噫!古者伐山林,纳材苇,惟是地物之美,必登王府,以经于用。不供谓之畔废,不时谓之暴殄。今土宇广斥,赋入委叠;上益笃俭,非有广居盛囿之侈。县官材用,顾不衍溢朽蠹,而一有非常,敛取无艺。意者营饰像庙过差乎!《书》不云:“不作无益害有益。”又曰:“君子节用而爱人。”天子有司所当朝夕谋虑,守官与道,不可以忽也。推类而广之,则竹事犹末。
  
 

注释

戕(qiāng):砍伐。

樊(fán)圃(pǔ):竹园。棋错:星罗棋布,多的意思。

箨(tuò):包着的竹笋的皮。榯(shí)笋:竖立的竹笋。榯,直立。

缗(mín):原指穿铜钱用的绳子,这里指用绳子穿连成串的铜钱,每缗一千文,即一贯钱。

渭川:指渭水流域。《史记·货殖列传》:“渭川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庸:通“墉”,水堰。

简历:选择。芟(shān):删除,修剪。

亏蔽:指竹林深处遮蔽的空地。

腰舆(yú):古代的一种便轿。

辟疆:顾辟疆。《晋书·王献之传》:“尝经吴郡,闻顾辟疆有名园,先不相识,乘平肩舆径人。时辟疆方集宾友,而献之游历既毕,傍若无人。辟疆勃然数之曰:‘傲主人,非礼也;而贵骄士,非道也。失是二者,不足齿之伧耳。’便驱出门。”这里代指竹园所有者。

壬申:即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

亡(wú):通“无”,不论。

桴(fú):鼓槌,这里作动词用,指砍伐。

守都:这里指河南府治洛阳的主管官,即西京留守。

服王官:指做官的。慢:怠慢。

齿王民:指做百姓的。悖:叛逆。

榛(zhēn):荒芜。

畔废:叛逆。畔,通“叛”。

暴殄(tiǎn):残害灭绝,任意糟蹋。

土宇:土地和屋宅。广斥:广阔的盐碱地。此句意为宋朝疆域广大。

委叠:积聚众多。

“非有”句:意为皇上并没有大建宫室、盛设园圃的奢侈之心。

县官:指政府、朝廷。古称天子所居之地为县,即王畿。

无艺:没有限度。

意者:推测之词。营饰:营造修建。征用材料的目的是修复宫殿。作者这里说营饰像庙,是委婉之词。过差:超过限度。

“不作”句:不做以无益的事情来妨害有益的事情。语出《尚书·旅獒》。

“君子”句:君子应节约费用,爱护人民。语出《论语·学而》。

守官与道:这里意谓坚守职责和道义。《左传·昭公二十二年》:“齐侯田于沛,招虞人以弓,不进。公使执之,辞曰:‘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见皮冠,故不敢进。’乃舍之。仲尼曰:‘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韪之。”


相关推荐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07—1072
宋吉州廬陵人,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歐陽觀子。少貧,從母鄭氏學。仁宗天圣八年進士。調西京推官,與尹洙、梅堯臣以歌詩唱和。景祐間為館閣校勘,作文為范仲淹辯,貶夷陵令。慶歷中召知諫院,改右正言、知制誥,贊助新政。新政失敗,上疏反對罷范仲淹政事,出知滁、揚、潁等州。召為翰林學士。嘉祐二年知貢舉,倡古文,排抑“太學體”,文風大變。五年,擢樞密副使,次年拜參知政事。英宗初,以尊英宗父濮王為皇,起濮議之爭。神宗立,請出知毫、青、蔡三州。以反對王安石新法,堅請致仕。能詩詞文各體,為當時古文運動領袖,后人稱唐宋八大家之一。平生獎掖后進,曾鞏、王安石、蘇洵父子俱受其稱譽。亦擅史學,與宋祁等修《新唐書》,自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公集》、《集古錄》、《六一詞》等。
全宋詩:歐陽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號醉翁,晚又號六一居士,盧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聖八年(一○三○)進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試學士院,充館閣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責諫官高若訥,降爲峽州夷陵令。四年,移乾德令。寶元二年(一○三九),遷武成軍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館閣校勘。慶曆三年(一○四三),知諫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誥。四年,爲河北都轉運使。五年,慶曆新政失敗,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韓琦、杜衍等申辯,貶知滁州,徙揚州、潁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權知開封府。五年,拜樞密副使。六年,進參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罷爲觀文殿學士,轉刑部尚書知亳州。神宗熙寧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對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師致仕。五年,病逝潁州汝陰,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歐陽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書》、《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傳。宋胡柯編有《廬陵歐陽文忠公年譜》。 歐陽修詩,以《四部叢刊》影元本《歐陽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錄五卷)爲底本。參校宋慶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簡稱周本,藏北京圖書館)、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簡稱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圖書館)及明正統刻《居士集》(有元曾魯考異,簡稱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錄下,今移至正文題下。底本孫謙益等所作校記,除刪去少數異體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證及續添校記,亦以續校名義補入正文。另輯得集外詩句,附於卷末。
词学图录: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史》有传。有《新五代史》、《集古录》、《欧阳文忠集》、《六一词》。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