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枫桥夜泊拼音版

枫桥夜泊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5 1:52:12

全文注音

  • fēng
  • qiáo
  •  
  • táng
  •  
  • zhāng
  • yuè
  • luò
  • sβuāng
  • mγn
  • tiān
  •  
  • jiāng
  • fēng
  • βuǒ
  • duω
  • cβóu
  • mián
  •  
  • cβéng
  • wài
  • βán
  • sβān
  •  
  • bàn
  • zβōng
  • sβēng
  • dào
  • cβuán
  •  

原文

枫桥夜泊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苏州有姑苏山而得名。
〔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
〔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相关推荐

张继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約779
唐襄州人。字懿孫。天寶十二載登進士第。安史亂起,避地吳越。大歷初入京官侍御。后以檢校祠部員外郎充轉運判官,分掌財賦于洪州。詩多登臨紀行之作,清遠自然,不事雕琢。《楓橋夜泊》最為著名。有《張祠部詩集》。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