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月日 生肖
【原典】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按语】
阴谋作为,不能于背时秘处行之。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俗之行,非谋士之所为也。如:开皇九年,大举伐陈。先是弼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历阳,大列旗帜,营幕蔽野。陈人以为大兵至,悉发国中士马,既而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及若弼以大军济江,陈人弗之觉也。因袭南徐州,拔之。
〔备周则意怠〕防备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斗志松懈,削弱战力。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是我国古代传统哲学和文化思想的基点,其思想笼罩着大千宇宙细末尘埃,并影响到意识形态的一切领域。阴阳学说是把宇宙万物作为对立的统一体来看待,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想。阴阳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出现过,但作为阴气阳气的阴阳学说,最早是由道家始祖楚国人老子所倡导,并非《易经》提出。此计中所讲的阴指机密隐蔽;阳,指公开暴露。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在兵法上是说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
〔太阳,太阴〕太,极,极大。此句指非常公开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计谋。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