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不怡中夜。
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临浚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躔,白露暧空,素月流天。沈吟齐章,殷勤陈篇,抽毫进牍,以命仲宣。
仲宣跪而称曰: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昧道懵学,孤奉明恩。臣闻沈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朒脁警阙,朏魄示冲,顺辰通烛,从星泽风。增华台室,扬采轩宫。委照而吴业昌,沦精而汉道融。
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祇雪凝,圆灵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冰净。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收妙舞,弛清县。去烛房,即月殿,芳酒登,鸣琴荐。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羇孤递进。聆皋禽之夕闻,听朔管之秋引。于是弦桐练响,音容选和,徘徊房露,惆怅阳阿。声林虚籁,沦池灭波,情纡轸其何托,愬皓月而长歌。歌曰: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歌响未终,余景就毕,满堂变容,回遑如失。又称歌曰:
月既没兮露欲晞,岁方晏兮无与归。
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
陈王曰:善。乃命执事,献寿羞璧,敬佩玉音,复之无斁。
〔陈王〕即曹植。
〔应刘〕即应玚和刘桢。
〔端忧〕正在忧愁之中。
〔端〕正。
〔悄焉〕忧愁的样子。
〔疚怀〕伤怀,忧心。
〔怡〕愉快。
〔中夜〕半夜。
〔肃〕肃静。
〔腾吹寒山〕在寒山上奏乐。
〔弭〕停。
〔盖〕车盖,这里代指车。
〔阪〕山坡。
〔浚深。
〔崇岫高高的峰峦。
〔汉〕天河。
〔左界〕象是划在天空的左边。
〔北陆南躔〕北陆星向南移动。
〔躔〕日月星宿运行的度次。
〔暖〕蔽,充满。
〔沈吟〕沉思吟味。
〔齐章〕指《诗经·齐风》,其中《东方之日》篇里有“东方之月兮”的句子。
〔殷勤〕殷切习思。
〔陈篇〕指《诗经·陈风》,其中《月出》篇里有“月出皎兮”的句子。
〔仲宣〕王粲的字。
〔鄙〕边境。
〔幽介〕指出身寒微。
〔樊〕藩篱,丘樊指居处简索。
〔昧道懵
〔学〕不通大道闇于学问。
〔孤奉明恩〕白白地受了君王的恩惠。
〔孤〕同“辜”。
〔沈潜〕指地。
〔义〕合宜。
〔高明〕指天。
〔经〕纲常。
〔日以阳德〕日具有阳的德行。
〔月以阴灵〕月具有阴的精华。
〔擅〕同“禅”,传位禅让。
〔扶光〕扶桑之光,指日光。
〔东沼〕指汤谷,传说中日出之处。
〔嗣〕继续。
〔若〕若木,神话传说中大树名,日落的地方。
〔英〕华西冥〕指昧谷,传说中日入之处。
〔玄兔〕传说中的月中玉兔。这里代月。
〔帝台〕帝王的台榭。
〔素娥〕指嫦娥。
〔后庭〕帝王的后宫。
〔朒月初的缺月。脁月末的缺月或月行失常轨。
〔警〕警惕。
〔阙〕同“缺”,缺点错误。
〔朏月初生明,月光不强,叫做朏或者叫做魄。
〔冲〕谦虚谨慎。
〔顺辰〕指月球顺着十二月的次序而言。
〔通烛〕普遍照耀。
〔泽〕雨。
〔委〕向下照耀。
〔照〕指月光。
〔沦〕向下照耀。
〔精〕指月光。
〔霁〕雨止。
〔山椒〕山顶。
〔濑〕从沙石上流过的急水。
〔清质〕指月亮。
〔列宿〕众星。
〔掩〕掩盖。
〔缛〕繁,指星光灿烂。
〔长河〕指天河。
〔韬〕隐藏。
〔映〕照耀。
〔柔祇指地。
〔圆灵〕指天。
〔连观〕连接宫观。
〔观〕供帝王游憩的离宫别馆。
〔霜缟〕象霜一样的洁白。
〔周除〕四周的宫殿的台阶。
〔弛〕放下。
〔县〕即悬。
〔清悬〕指悬挂着的钟磬。
〔即〕就。
〔登〕进酒。
〔荐〕进献。
〔风篁风吹竹林。
〔亲懿〕即懿亲,指笃好的亲族。
〔羇
〔孤〕指流落在外的人。
〔皋
〔禽〕鹤。《诗经》“鹤鸣于九皋”。
〔夕闻〕晚间的叫声。
〔朔管〕笛子。
〔秋引〕秋天的曲调。
〔弦桐〕琴。
〔练〕选择。
〔房露阳阿〕都是古曲名。
〔虚〕停息。
〔籁〕风吹孔窍所发出的音响。
〔沦〕微波。
〔纡轸〕隐痛在心,郁结不解。
〔愬向着。
〔迈〕往。
〔音尘〕信息。
〔阙〕通“缺”。
〔就〕接近,即将。
〔回遑〕内心彷徨,没有着落。
〔晞〕干。
〔晏〕晚。
〔佳期〕约会,这里指期会的人。
〔执事〕这里指左右侍奉的人。
〔献寿〕进酒祝贺。
〔羞〕进献。
〔佩〕带。
〔玉音〕对别人言辞的敬称。
〔复〕指反复诵读。斁厌烦。
谢庄(421-466),字希逸,南朝宋文学家。陈郡阳夏人(今河南太康县),出生于建康。他是谢弘微的儿子,大谢(谢灵运)的族侄。七岁能作文,二十岁左右入仕,在东宫任过洗马、中舍人。稍后,在江州任庐陵王刘绍南中郎咨议参军。元嘉二十六年(449),又随雍州刺史随王刘诞去襄阳,领记室。次年,北魏使者在彭城和刘宋谈判,曾经问起谢庄的情况,可见其声名远布。以《月赋》闻名。由于历仕宋文帝、宋孝武帝、宋明帝三朝,官至中书令,加金紫光禄大夫,故世称“谢光禄”。
《大辞海》:谢庄(421—466)南朝宋文学家。字希逸。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吏部尚书,明帝时官金紫光禄大夫。要求收复北方,反对与北魏议和;又主张不限门阀,广泛任用人材。能文章,善诗赋。所作《怀园引》,抒写其怀念中原地区、欲归不得的悲愁,寄寓着对于元嘉北伐失败的哀痛。《月赋》亦有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谢光禄集》。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421—466
南朝宋陳郡陽夏人,字希逸。謝弘微子。七歲能文,及長,美容儀,宋文帝贊為“藍田生玉”。初為諸王屬官,曾制木地圖,可分可合。宋孝武帝即位,除侍中,遷左衛將軍。曾上表反對以門第選才。前廢帝時,以為金紫光祿大夫。卒謚憲。明人輯有《謝光祿集》。
《中国人名大词典》:(421—466)南朝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字希逸。弘微子。初为诸王属官,曾以木作地图,可分可合。孝武帝即位,以旧属为侍中,历官吏部﹑都官尚书,反对以门第选才。前废帝时,官至中书令﹑金紫光禄大夫。少能文,美仪容,文帝赞为“兰田生玉”。精研《春秋左传》,著文四百余篇,明人辑有《谢光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