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飘雪迷洲渚。送秋水、连天去。一叶小舟横别浦。数声鸿雁,两行鸥鹭。天淡潇湘暮。
蓬窗醉梦惊箫鼓。回首青楼在何处。柳岸风轻吹残暑。菊开青蕊,叶飞红树。江上潇潇雨。
谢逸(1068-1113,一说1010-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两次应科举,均不第。然操履峻洁,不附权贵,和谢薖“修身砺行,在崇宁大观间不为世俗毫发污染”(《谢幼盘文集》卷首),一生过着“家贫惟饭豆,肉贵但羡藜”的安贫乐道的清苦生活,以作诗文自娱。在乡家居,每月召集乡中贤士聚会一次,共议古人厚德之事,并抄录成册,名为“宽厚会”。其《寄隐士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这首诗为历代诗论家所赞赏,《竹庄诗话》、《诗林广记》均称其为佳作。宋徽宗赵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终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大辞海》:谢逸(?—1113)北宋文学家。字无逸,号溪堂,临川(今江西抚州)人。诗文精工,秉性峻洁,以布衣名重于时。诗属江西一派,风格隽拔,今存二百余首。尝作蝴蝶诗三百首,多佳句,人呼为“谢蝴蝶”。文存四十余篇,长于碑志。词存六十余首,多咏风花雪月,离愁闺情。有《溪堂集》。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13
宋撫州臨川人,字無逸,號溪堂。博學工文辭。從呂希哲學。屢舉進士不第,以詩文自娛,為黃庭堅所稱賞。嘗作胡蝶詩三百余首,人稱謝胡蝶。有《春秋廣微》、《樵談》、《溪堂集》、《溪堂詞》。
《全宋詩:》謝逸(一○六八~一一一二),字無逸,號溪堂居士,臨川(今屬江西)人。少孤,博學,工文辭。以詠胡蝶詩三百首知名,人稱謝蝴蝶。屢舉進士不第,以布衣終老。逸與從弟邁齊名,時稱“二謝”。呂本中列兩人入《江西詩派圖》,有逸似康樂,邁似玄暉之譽。卒于徽宗政和二年,年四十五。著有《溪堂集》二十卷及補遺、詞集等(《直齋書錄解題》),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爲《溪堂集》十卷(其中詩五卷)。明弘治《撫州府志》卷二一、清同治《臨川縣志》卷四三有傳。謝逸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溪堂集》爲底本,參校清乾隆鮑廷博知不足齋抄本(簡稱鮑本,藏北京圖書館)、民國南昌退廬刊本(簡稱退廬本)及《永樂大典》殘本。新輯集外詩,編爲第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