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选自《庄子·养生主》(《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
〔庖丁,名为“丁”的厨师。一说即厨师,“丁”指从事专门劳动的人。
〔文惠君〕即梁惠王,战国时魏国国君。
〔所触〕接触的地方。
〔履〕踩。
〔踦(yǐ)〕抵住,指宰牛之时用膝盖抵住牛。
〔砉(xū)然向(xiǎng)然〕砉砉作响。
〔砉,拟声词,皮肉筋骨分离的声音。向,同“响”。
〔奏刀(huō)然〕进刀时发出“”的声音。
〔奏,进。,拟声词,插刀裂物的声音。
〔中(zhòng)音〕合乎音律。
〔合于《桑林》之舞〕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
〔《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
〔乃中《经首》之会〕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经首》,传说中尧时的乐曲名。乃,又。会,节奏。
〔盖〕同“盍”,何怎么。
〔道〕天道,自然的规律。
〔进乎技矣〕超过技术了。进,超过。
〔技,具体的操作技术。
〔无非牛者〕没有不是(完整的)牛的。
〔意思是跟一般人所见的一样。
〔未尝见全牛也〕未曾看到完整的牛了。
〔这是说对牛的全身结构完全摸清了,不再把一头牛看成全牛,而是把它看成可以拆解的东西。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我只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遇,接触。
〔官知止而神欲行〕感觉器官的作用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意思是,解牛时可以不用感觉器官,而只靠精神活动来行事。神欲,精神活动。
〔天理〕这里指牛体的自然结构。
〔批大郤(xì)〕击入大的(筋骨连接处的)缝隙。
〔批,击。郤,同“隙”,空隙。
〔导大窾(kuǎn)〕引刀进入(骨节之间的)空处。
〔导,引导,这里指引刀进入。窾,空隙。
〔因其固然〕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
〔技经肯綮(qìng)之未尝〕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合的地方,不曾拿刀去尝试。
〔意思是,用刀的技术高超,从不经过容易使刀口钝折的地方。技,应是“枝”字,指支脉。经,指经脉。肯,附在骨上的肉。綮,筋骨结合处。
〔(gū)〕大骨。
〔更〕更换。
〔割〕割肉。
〔族庖〕一般的厨师。族,众。
〔折〕断,指用刀砍断骨头。
〔新发于硎(xíng)〕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
〔硎,磨刀石。
〔彼节者有间(jiàn)〕那牛骨节间有空隙。间,空隙。
〔无厚〕没有厚度。这里形容刀口薄。
〔恢恢乎〕宽绰的样子。
〔族〕(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怵(chù)然〕戒惧的样子。
〔视为止,行为迟〕眼睛因为(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而凝视不动,动作也因此慢下来。
〔微〕轻。
〔謋(huò)〕拟声词,迅速裂开的声音。
〔这里形容骨与肉分开的声音。
〔委〕散落,卸落。
〔踌躇满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善〕这里指揩拭。
〔养生〕指养生之道。
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汉族,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梁园区蒙墙寺村)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后因吴起变法楚国发生内乱,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