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尊蘸翠。短长亭送别,风恋晴袂。腊树迎春,一路清寒,能消几日羁思。霜华不惜阳关柳,悄莫系、行人嘶骑。对梅花、一笑分携,胜约别来相寄。
人物仙蓬妙韵,瑞鸾敛迅翼,聊憩香枳。见说使君,好语先传,付与芙蓉清致。客来欲问荆州事,但细语、岳阳楼记。梦故人,剪烛西窗,已隔洞庭烟水。
邓剡(1232-1303),字光荐,又字中甫,号中斋。庐陵人(今江西省吉安县永阳镇邓家村)。南宋末年爱国诗人、词作家,第一个为文天祥作传的人。他与文天祥、刘辰翁是白鹭洲书院的同学。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宋吉州廬陵人,字中甫,號中齋。本名剡,字光薦。理宗景定三年進士。宋末避于閩,趙總卿辟為干官,薦除宣教郎、宗正寺簿。隨帝昺往厓山,除秘書丞、禮部侍郎兼權直學士院。宋亡,屢投海不得死。為元將張弘範所得,待以賓禮。后同文天祥送燕京,嘗教弘範次子。得放歸,卒于元成宗大德初。有詩名,與文天祥為同門友。有《東海集》,一名《中齋集》。
《全宋詩:》鄧剡,字光薦,一字中甫,號中齋,廬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進士。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避兵於閩。端宗音炎元年(一二七六)辟幹官。二年,除宗正寺簿。帝昺祥興元年(一二七八)扈駕至崖山,除秘書丞兼權禮部侍郎。二年,權直學士。崖山敗,投海未死,與文天祥同被執北行,至建康,從黄冠歸。元大德初卒。有《東海集》,已佚。事見《廣州人物志》卷二四,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七六。今錄詩二十三首。
《中国文学家大词典》:(1232——1303)字光荐,又字中甫,号中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少负奇气,以诗名世。景定三年进士。江万里屡荐不就,后为文天祥门客,赞募勤王,挈家入闽。德祐元年辟干官,二年,除宗正寺簿。祥兴元年扈驾至崖山,除秘书丞兼权礼部侍郎。二年,权直学士院。崖山败,赴海未死,与文天祥被执北行。至建康,因病停留,张宏范谒请为其子师,后于天庆观得从黄冠归,文天祥赋诗三章送别,嘱其弟以墓铭托之。元大德初,卒于武昌。诗文词俱有名于时。文如《文丞相传》﹑《文丞相督府忠义传》﹑《祭刘须溪文》﹑《文天祥墓志铭》等,多记宋末史事及忠烈之士,材料翔实,文笔精练,忠义之气溢于言表。词作《念奴娇》﹑《满江红》﹑《摸鱼儿》(笑平生)﹑《唐多令》诸阕,往往以悲壮之语,写国破家亡之痛,感慨深沉。如《浪淘沙》(疏雨洗天清),“寓激于婉,不失词旨”(《草堂诗馀》别集卷二沈际飞评)。挽文天祥诗是其代表作,深得杜甫五言笔法,语句凝炼。所著有《中斋集》﹑《东海集》﹑《续宋书》等,不传。有《中斋词》一卷,赵万里收入《校辑宋金元人词》。文散见《文山先生全集》等书,诗散见《吴礼部诗话》﹑《天下同文集》﹑《庐陵县志》等书。《全宋词》第五册录其词十三首。《全宋诗》卷三五八一录其诗二十三首。文收入《全宋文》卷八二六○。事迹见刘诜《题危大朴与邓子明书后》﹑《遂昌杂录》﹑《广州人物志》卷二四﹑《宋史翼》卷三四。(常国武)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代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