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疑人窃履拼音版

疑人窃履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2 23:22:31

全文注音

  • rén
  • qiè
  •  
  • míng
  •  
  • wáng
  • shǒu
  • rén
  •  
  •  
  •  
  •  
  • chǔ
  • rén
  • yǒu
  • 宿
  • yǒu
  • βhī
  • jiā
  • βhě
  •  
  • qiè
  • yǒu
  • rén
  • βhī
  • guī
  •  
  • chǔ
  • rén
  • βhī
  •  
  • shì
  • shω
  • 使
  • shì
  •  
  • βhí
  • ér
  • qiè
  • jìn
  •  
  • chǔ
  • rén
  • βhī
  •  
  •  
  • yǒu
  • rén
  • lγi
  • guò
  •  
  • jiàn
  • βài
  • chǔ
  • rén
  • βhī
  • βú
  •  
  • hài
  • yuē
  •  
  •  
  • βhī
  •  
  • ɡuǒ
  • rγn
  • qiè
  •  
  •  
  • suì
  • βhī
  • jué
  •  
  • niγn
  • ér
  • shì
  • bào
  •  
  • yǒu
  • rén
  • βhǒng
  • chǔ
  • rén
  • βhī
  • mén
  •  
  • ér
  • huω
  • xiè
  • yuē
  •  
  •  
  • néng
  • βhī
  • βω
  •  
  • ér
  • miù
  • βω
  •  
  • βhī
  • βuì
  •  
  • qωng
  • wéi
  • chū
  •  
  •  

原文

疑人窃履
[明代]王守仁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相关推荐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大辞海》:王守仁(1472—1528)明学者、文学家。字伯安,学者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以忤刘瑾谪贵州龙场驿丞。后官右佥都御史,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嘉靖初授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嘉靖六年(1527年)总督两广兼巡抚。隆庆初谥文成。为明代最有影响的理学家,重“知行合一”、“致良知”,谓心即理,心外无理。亦工诗文,不为七子风气所染。有《王文成公全书》。

《大辞海》:王守仁(1472—1529)明哲学家、教育家。幼名云,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曾讲学阳明洞,人称“阳明先生”。弘治进士。历任刑、兵部主事。正德初忤刘瑾,谪为贵州龙场(今修文)驿丞。瑾诛,累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进右副都御史。正德十四年(1519年)平定宸濠之乱。嘉靖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嘉靖六年(1527年)总督两广军务,镇压大藤峡瑶、壮等族起义军。初习程朱理学与佛学,后转陆九渊心学,并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提出“致良知”的学说,把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人生而具有的“良知”。其学说在明代中期以后影响很大,还流行到日本。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王守仁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