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答张佖谏书手批拼音版

答张佖谏书手批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9:52:45

全文注音

  • zhāng
  • jiàn
  • shū
  • shǒu
  •  
  • dài
  • shí
  • guó
  •  
  • ·
  • nán
  • táng
  •  
  •  
  •  
  •  
  •  
  • rγn
  • shū
  •  
  • zhǐ
  • wèi
  • βù
  • kǒu
  • shγ
  •  
  • wěi
  • zhì
  • shì
  • rγn
  •  
  • zhōng
  • yán
  • yǐn
  •  
  • wèi
  • shì
  • jūn
  • zhī
  • βēng
  •  
  • zhèn
  • zuǎn
  • chγng
  • zhī
  • shǐ
  •  
  • zhèng
  • wèi
  • βū
  •  
  • āi
  • huǐ
  • zhī
  • zhōng
  •  
  • zhì
  • huāng
  • luàn
  •  
  • shēn
  • zhèng
  • shè
  • jiào
  •  
  • yǒu
  • yǎng
  • xiān
  • huáng
  •  
  • xià
  • βù
  • mín
  • wàng
  •  
  • qīng
  • xià
  • wèi
  •  
  • γr
  • shǒu
  • jìn
  • dǎng
  • móu
  •  
  • shí
  • shì
  • huàn
  • měi
  •  
  • γr
  • xíng
  •  
  • zhèn
  • shàn
  • chū
  • γr
  • zhōng
  •  
  • qīng
  • jīn
  • zhí
  • γr
  • hωu
  • nìng
  •  
  • zhōng
  • shì
  • jiàn
  •  
  • yǒu
  • shè
  • shū
  • chǔ
  • βèn
  • zhě
  •  
  • èr
  • shí

原文

答张佖谏书手批
[唐代]李煜

  古人读书,不止为词赋口舌也。委质事人,忠言无隐,斯可谓不辱士君子之风矣。朕纂承之始,德政未敷,哀毁之中,智虑荒乱。深虞布政设教,有不足仰嗣先皇,下副民望。卿居下位,而首进谠谋,十事焕美,可举而行。朕必善初而思终,卿无今直而后佞,其中事件,亦有已于赦书处分者。二十八日。

注释

[1]张佖(bì):常州人,祖籍淮南,生于932-937年间,南唐中主李璟宝大十一年(953)因徐铉推荐而及第,释褐为句容尉,建隆二年(961)上书后主陈治国十策,旋擢监察御史,后随后主归宋,屡有升迁,官终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淳化五年(994)尚在任,此后事迹失载。此张佖和《花间集》词人张泌并非同一人,详参李定广《千年张佖疑案断是非》。谏书:向君主进谏的奏章。

[2]委质:向君主献礼,表示献身。一说下拜,表示恭敬承奉之意。

[3]纂(zuǎn)承:继承。

[4]德政未敷:德政尚未施行。德政,旧指有仁德的政治措施或政绩。敷,施予,施行。

[5]虞:忧虑,忧患。

[6]副:相称,符合。

[7]谠(dǎng)谋:正直的谋议。

[8]焕美:精彩。焕,光亮,鲜明。语本《论语·泰伯》:“焕乎,其有文章!”

[9]佞(nìng):柔弱,柔媚,引申为用花言巧语谄媚人。

[10]赦书:颁布赦令的文告。处分:处理,处置。

[11]二十八日:即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二年(961)七月二十八日。是月,李璟丧还金陵。太子李从嘉嗣,更名煜,是为后主。二十八日将仕郎守江宁府句容县尉张佖即上书陈十策,据此日期落款可知,李煜当天即亲自批复了这篇奏章。


相关推荐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37—978
五代時南唐國主。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世稱李后主。李璟第六子。自太子冀以上五子皆早亡,煜以次封吳王。宋太祖建隆二年,立為太子,旋嗣位,奉宋正朔,稱江南國主。常怏怏以國蹙為憂,日與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在位十五年。國亡后被俘至汴京,封違命侯。後為宋太宗鴆殺。煜為人仁孝,頗有慧性,善屬文,工書畫,能音樂,尤以詞名。其詞前期多寫宮廷生活,風格綺靡;后期因遭亡國之痛,多故國之思,風格為之一變。后人輯其詞與其父璟詞合刻為《南唐二主詞》。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937—978
   字重光,初名重嘉,號鐘隱,徐州(今屬江蘇)人,一說湖州(今屬浙江)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太祖建隆二年(961)繼位,世稱李后主。開寶八年(975),國亡,為宋所俘,封違命侯。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被毒死。有集30卷,已佚。生平見徐鉉《大宋左千牛衛將軍追封英王隴西公墓志銘》、《新五代史》、《宋史》及馬令、陸游二《南唐書》本傳。近人夏承燾有《南唐二主年譜》。善詩文、音樂、繪畫,尤工詞。抒寫離別之思,家國之痛,情真語摯。《全唐詩》存詩18首。《全唐詩續拾》補斷句10。
唐诗汇评: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自称钟山隐士、莲峰居士等,徐州(今属江苏)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嗣位。开宝八年(975),宋军陷金陵,煜被俘,次年至汴京,封违命侯,改封陇西公。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被毒死。追封吴王。李煜有多方面文学艺术才能,兼擅诗、词、文。善书,工画,知音律。其遭罹多故,好为凄苦之词。有文集三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十八首。
词学图录:李煜(937-978) 南唐后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后人将其词与其父李璟词合刻为《南唐二主词》。

《大辞海》: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世称李后主。宋兵破金陵,出降,后被毒死。能诗文、音乐、书画。尤以词著名。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中享乐生活,风格清丽。后期则抒写对昔日生活的怀念,吟叹身世,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在题材与意境上也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以写艳情为主的窠臼。原有集,已散佚。后人把他及其父璟(中主)的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