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岁书亦壮,犹嫖姚十八从军,初拥千骑,凭陵沙漠,而目无勍敌;又如夏云奇峰,畏日烈景,纵横炎炎,不可向迩,其任势也如此。老来书亦老,如诸葛亮董戎,来睿接敌,举板舆自随,以白羽麾军,不见其风骨,而毫素相适,笔无全锋。噫,壮老不同,功用则异,唯所能者可与言之。
书有七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王,传授于欧颜褚陆等,流传于此日,然世人罕知其道者。孤以幸会得受诲于先生。奇哉,是书也!非天赋其性,口受要诀,然后研功覃思,则不能穷其奥妙’安得不秘而宝之!所谓法者,擫压钩提抵拒导送是也。此字今有颜公真卿墨迹尚存于世,余恐将来学者无所闻焉,故聊记之。
擫者,擫大指骨上节,下端用力欲直,如提干钩。
压者,捺食指著中节旁。
钩者,钩中指著指尖钩笔,令向下。
揭者,揭名指著指爪肉之际揭笔,今向上。
抵者,名指揭笔,中指抵住。
拒者,中指钩笔,名指拒定。
导者,小指引名指过右。
送者,小指送名指过左。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37—978
五代時南唐國主。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世稱李后主。李璟第六子。自太子冀以上五子皆早亡,煜以次封吳王。宋太祖建隆二年,立為太子,旋嗣位,奉宋正朔,稱江南國主。常怏怏以國蹙為憂,日與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在位十五年。國亡后被俘至汴京,封違命侯。後為宋太宗鴆殺。煜為人仁孝,頗有慧性,善屬文,工書畫,能音樂,尤以詞名。其詞前期多寫宮廷生活,風格綺靡;后期因遭亡國之痛,多故國之思,風格為之一變。后人輯其詞與其父璟詞合刻為《南唐二主詞》。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937—978
字重光,初名重嘉,號鐘隱,徐州(今屬江蘇)人,一說湖州(今屬浙江)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太祖建隆二年(961)繼位,世稱李后主。開寶八年(975),國亡,為宋所俘,封違命侯。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被毒死。有集30卷,已佚。生平見徐鉉《大宋左千牛衛將軍追封英王隴西公墓志銘》、《新五代史》、《宋史》及馬令、陸游二《南唐書》本傳。近人夏承燾有《南唐二主年譜》。善詩文、音樂、繪畫,尤工詞。抒寫離別之思,家國之痛,情真語摯。《全唐詩》存詩18首。《全唐詩續拾》補斷句10。
唐诗汇评: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自称钟山隐士、莲峰居士等,徐州(今属江苏)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嗣位。开宝八年(975),宋军陷金陵,煜被俘,次年至汴京,封违命侯,改封陇西公。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被毒死。追封吴王。李煜有多方面文学艺术才能,兼擅诗、词、文。善书,工画,知音律。其遭罹多故,好为凄苦之词。有文集三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十八首。
词学图录:李煜(937-978) 南唐后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后人将其词与其父李璟词合刻为《南唐二主词》。
《大辞海》: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世称李后主。宋兵破金陵,出降,后被毒死。能诗文、音乐、书画。尤以词著名。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中享乐生活,风格清丽。后期则抒写对昔日生活的怀念,吟叹身世,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在题材与意境上也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以写艳情为主的窠臼。原有集,已散佚。后人把他及其父璟(中主)的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