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鹊桥仙·乞巧楼空拼音版

鹊桥仙·乞巧楼空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13:46:04

全文注音

  • què
  • qiáo
  • xiān
  •  
  • ·
  • qiǎo
  • lóu
  • kōng
  •  
  • qīng
  • dài
  •  
  • lán
  • xìng
  •  
  •  
  •  
  •  
  • qiǎo
  • lóu
  • kōng
  •  
  • yǐng
  • é
  • chí
  • lěng
  •  
  • jiā
  • jié
  • zhǐ
  • gōng
  • chóu
  • tàn
  •  
  • dīng
  • níng
  • βiū
  • jiω
  • luó
  •  
  • shǒu
  •  
  • wèi
  • féng
  • zhàn
  •  
  •  
  •  
  •  
  •  
  • lián
  • fěn
  • piāo
  • hónɡ
  •  
  • línɡ
  •  
  • yǎng
  • jiàn
  • míng
  • βīnɡ
  • kōnɡ
  • làn
  •  
  • qīn
  • chí
  • diàn
  • mèng
  • zhōng
  • lái
  •  
  • βìn
  • tiān
  • shànɡ
  •  
  • rén
  • jiān
  • fγi
  • huàn
  •  

原文

鹊桥仙·乞巧楼空
[清代]纳兰性德

  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
  莲粉飘红,菱丝翳碧,仰见明星空烂。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

对照翻译

      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
      正值七夕佳节,却感到孤独寂寞,让人不由得生出愁绪。
    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
    叮嘱自己别去晒那件旧罗衣,因为那是她曾经为我亲手缝制的,看到它只会让我更加惆怅。
      莲粉飘红,菱丝翳碧,仰见明星空烂。
      低头看荷塘里莲花凋落,菱丝遮住了清澈的水面,抬头望天,只见繁星点点闪烁。
    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
    你亲自拿着我送你的妆盒,袅袅婷婷地走来,不论是天上还是人间,你我的情缘都如此深远而长久。

注释


七夕:农厉七舟七日之夜、俗称七夕。《荆婚岁时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平织女集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缕彩, 穿七孔针,或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蜘蛛)网瓜上,则以符应。”又,《东京华梦录·七夕》云:“至初六、初七日晚,贵家多结彩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阵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歹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故七夕是为古代一大节日,此日除乞巧外,民间还有曝晾经书,弄化生(用蜡作的婴儿),即乞子,同时亦有乞富、乞寿等风俗。
影娥池:池名。《三辅黄图》谓:汉武帝于望鹄台西建俯月台,台下穿池,月影入池中,使宫人乘舟弄月影,因名影娥池。唐上官仪《咏雪应诏》:“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
丁宁:同叮咛。 
罗衣:软而轻的丝制衣服。
莲粉:即莲花。
菱丝:菱蔓。
翳:遮掩之意。
钿合:金饰之盒。
盒:古作“合”字。古代女子以此为定情之信物。陈鸿《长恨歌传》谓:“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又,李贺《春怀引》:“宝枕垂云选春梦,钿合碧寒龙脑冻。”

             

相关推荐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55—1685
清滿洲正黃旗人,納喇氏。大學士明珠子。以避廢太子名改成德,字容若,別號楞伽山人。康熙十五年進士,授乾清門侍衛。詩文均工,尤長于詞。生平淡于榮利,愛才喜客,所與游皆一時名士。集宋元以來諸家經解,刻《通志堂九經解》。有《通志堂集》。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