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
〔生〕古时对读书人的通称。
〔授〕交给,交付。
〔子〕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您”。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七略四库是天子的书。西汉末学者刘向整理校订内府藏书。刘向的儿子刘歆继续做这个工作,写成《七略》。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有经史子集四库。这里七略四库都指内府藏书。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那汗牛塞屋的是富贵人家的藏书。这里说富贵人家藏书很多,搬运起来就累得牛马流汗,放置在家里就塞满屋子。汗,动词,使……流汗。
〔祖父〕祖父和父亲。“祖父”相对“子孙”说。
〔弃者〕丢弃的情况。
〔无论〕不用说,不必说。
〔然〕这样。
〔夫人〕那人。指向别人借书的人。
〔强〕勉强。
〔惴惴〕忧惧的样子。
〔摩玩〕摩挲玩弄,抚弄。
〔业〕业已已经。
〔高束〕捆扎起来放在高处。束,捆,扎。
〔庋〕放置保存。
〔姑〕姑且,且。
〔俟〕等待。
〔异日〕另外的。
〔尔〕语气词,罢了。
〔难致〕难以得到。
〔与〕给。
〔形诸梦〕形之于梦。在梦中现出那种情形。形,动词,现出。诸,等于“之于”。
〔切〕迫切。
〔如是〕这样。
〔故有所览辄省记〕(因为迫切地要读书,又得不到书。)所以看过的就记在心里。省,记。
〔通籍〕出仕,做官。做了官,名字就不属于“民籍”,取得了官的身份,所以说“通籍”。这是封建士大夫的常用语。籍,民籍。通,动词,表示从民籍到仕宦的提升。
〔俸〕俸禄,官吏的薪水。
〔落落〕堆积的样子。
〔素蟫〕指书里蠹虫。
〔灰丝〕指虫丝。
〔卷轴〕书册。古代还没有线装书的时期,书的形式是横幅长卷,有轴以便卷起来。后世沿用“卷轴”称书册。
〔少时〕年轻时。
〔岁月〕指时间。
〔类〕似像。
〔公〕动词,同别人共用。
〔吝〕吝啬。
〔归〕还。
〔为一说,使与书俱〕作一篇说,让(它)同书一起(交给黄生)。
〔参考资料〕
〔罗华荣.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八年级第一学期.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716—1797
清浙江錢塘人,字子才,號簡齋,晚號隨園老人。少負才名,乾隆四年進士。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筑園名“隨園”,吟詠其中。詩主性靈,古文駢體亦自成一格。性通達不羈,尤好賓客,四方人士到江南,必至隨園投詩文。又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子不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