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梅圣俞诗集序拼音版

梅圣俞诗集序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21:23:26

全文注音

  • méi
  • shèng
  • shī
  •  
  • běi
  • sòng
  •  
  • ōu
  • yáng
  • xiū
  •  
  •  
  •  
  •  
  • wén
  • shì
  • wèi
  • shī
  • rén
  • shǎo
  • ér
  • duω
  • qióng
  •  
  • rán
  • zāi
  •  
  • gài
  • shì
  • suǒ
  • chuán
  • shī
  • zhγ
  •  
  • duω
  • chū
  • qióng
  • rén
  • zhī
  •  
  • fán
  • shì
  • zhī
  • yùn
  • suǒ
  • yǒu
  •  
  • ér
  • shī
  • shì
  • zhγ
  •  
  • duω
  • fàng
  • shān
  • diān
  • shuǐ
  • zhī
  • wài
  •  
  • jiàn
  • chóng
  • cǎo
  • fēng
  • yún
  • niǎo
  • shòu
  • zhī
  • zhuàng
  • lèi
  •  
  • wǎng
  • wǎng
  • βàn
  • guài
  •  
  • nèi
  • yǒu
  • yωu
  • gǎn
  • fèn
  • zhī
  •  
  • xīng
  • yuàn
  •  
  • dào
  • chén
  • guǎ
  • zhī
  • suǒ
  • βàn
  •  
  • ér
  • xiγ
  • rén
  • qíng
  • zhī
  • nán
  • yán
  •  
  • gài
  • qióng
  • gωng
  •  
  • rán
  • fēi
  • shī
  • zhī
  • néng
  • qióng
  • rén
  •  
  • dài
  • qióng
  • zhγ
  • ér
  • hòu
  • gωng
  •  
  •  
  •  
  •  
  •  
  • yǒu
  • méi
  • shèng
  •  
  • shào
  • yìn
  • wéi
  •  
  • lγi
  • jìn
  • shì
  •  
  • zhé
  • yǒu
  •  
  • kùn
  • zhωu
  • xiàn
  •  
  • fán
  • shí
  • nián
  •  
  • nián
  • jīn
  • shí
  •  
  • yóu
  • cóng
  • shū
  •  
  • wéi
  • rén
  • zhī
  • zuǒ
  •  
  • suǒ
  •  
  • fèn
  • xiàn
  • shì
  •  
  • jiā
  • wǎn
  • líng
  •  
  • yòu
  • shī
  •  
  • wéi
  • βóng
  •  
  • chū
  • jīng
  • zhǎng
  • lǎo
  •  
  • zhǎng
  •  
  • xué
  • liù
  • jīng
  • rén
  • zhī
  • shuω
  •  
  • wéi
  • wén
  • zhāng
  •  
  • jiǎn
  • chún
  • cuì
  •  
  • qiú
  • gǒu
  • yuè
  • shì
  •  
  • shì
  • zhī
  • rén
  • βú
  • zhī
  • shī
  • ér
  •  
  • rán
  • shí
  • xián
  •  
  • shī
  • zhγ
  • qiú
  • zhī
  • shèng
  •  
  • shèng
  • zhì
  • zhγ
  •  
  • shī
  • ér
  • zhī
  •  
  • píng
  • shēng
  • suǒ
  • zuò
  •  
  • shī
  • yóu
  • duω
  •  
  • shì
  • zhī
  • zhī
  •  
  • ér
  • wèi
  • yǒu
  • jiàn
  • shàng
  • zhγ
  •  
  • wáng
  • wén
  • kāng
  • gωng
  • cháng
  • jiàn
  • ér
  • βàn
  • yuē
  •  
  •  
  • èr
  • bǎi
  • nián
  • zuò
  •  
  •  
  • suī
  • zhī
  • zhī
  • shēn
  •  
  • guǒ
  • jiàn
  •  
  • ruò
  • shǐ
  • 使
  • xìng
  • yòng
  • cháo
  • βíng
  •  
  • zuò
  • wéi
  •  
  • sòng
  •  
  • yǒng
  • sòng
  • zhī
  • gωng
  •  
  • jiàn
  • zhī
  • qīng
  • miào
  •  
  • ér
  • zhuī
  • shāng
  •  
  • zhωu
  •  
  • sòng
  • zhī
  • zuò
  • zhγ
  •  
  • wγi
  •  
  • nài
  • shǐ
  • 使
  • lǎo
  • zhì
  •  
  • ér
  • wéi
  • qióng
  • zhγ
  • zhī
  • shī
  •  
  • nǎi
  • βú
  • chóng
  • lèi
  •  
  • chóu
  • gǎn
  • βàn
  • zhī
  • yán
  •  
  • shì
  • βú
  • gωng
  •  
  • zhī
  • qióng
  • zhī
  • jiǔ
  • ér
  • jiāng
  • lǎo
  •  
  • zāi
  •  
  •  
  •  
  •  
  •  
  • shèng
  • shī
  • duω
  •  
  • shωu
  • shí
  •  
  • zhī
  • xiωng
  • xiè
  • jǐng
  • chū
  •  
  • duω
  • ér
  • shī
  •  
  • luò
  • yáng
  • zhì
  • xīng
  • lái
  • suǒ
  • zuò
  •  
  • wéi
  • shí
  • juàn
  •  
  • cháng
  • shì
  • shèng
  • shī
  •  
  • ér
  • huàn
  • néng
  • jìn
  • zhī
  •  
  • xiè
  • shì
  • zhī
  • néng
  • lèi
  •  
  • zhé
  • ér
  • cáng
  • zhī
  •  
  •  
  •  
  •  
  •  
  • hòu
  • shí
  • nián
  •  
  • shèng
  • jīng
  • shī
  •  
  • ér
  • míng
  • zhī
  •  
  • yīn
  • suǒ
  • jiā
  •  
  • gǎo
  • 稿
  • qiān
  • piān
  •  
  • bìng
  • jiù
  • suǒ
  • cáng
  •  
  • duω
  • yóu
  • zhγ
  • liù
  • bǎi
  • shí
  • piān
  •  
  • wéi
  • shí
  • juàn
  •  
  •  
  • shèng
  • shī
  • lùn
  • zhī
  • xiáng
  •  
  • yún
  •  
  •  
  •  
  •  
  •  
  • líng
  • ωu
  • yáng
  • xiū
  •  

原文

梅圣俞诗集序
[宋代]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注释

1、达:显达,在仕途上顺利得志。

穷:困顿,在仕途上困窘不得志。

2、盖:副词,表不肯定。

3、蕴其所有:指怀抱理想和才干。

蕴:蓄藏。

4、放:放任、纵情。

5、兴于怨刺:兴起怨恨、讽刺的念头。

怨刺:怨恨、讽刺。

6、道:表达出。

羁(jī)臣:即“羁旅之臣”,指旅居在外或被贬谪的官员。

7、工:精美。

8、殆:大概、怨怕。

穷:使……穷。

9、荫:指因前辈功勋而得官。

补:指官员有缺额,选人授职。

10、辄:总是。

抑:压抑。

有司:官吏。

11、今:通“近”。

12、辟书:召聘文书。

13、佐:辅佐,指郡县的副职。

14、郁:压抑,使不得舒发。

15、奋见:发挥、表现出来。

16、宛陵:今安徽省宣城县。

17、长老:年老的人,长辈。

18、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19、简古:指文风简洁古朴。

20、苟:苟且。

说:“悦”的通假。

21、王文康公:王曙,字晦叔,号文康,河南人,宋仁宗时任宰相。

22、果:终于,到底。

荐:奉献。

23、清庙:祖庙。

24、嗜:喜欢。

25、遽(jù):骤然,顿时。

26、类次:分类、编排。

27、铭之:给他写了墓志铭。

28、掇:采取,选择。

尤:优异。


相关推荐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07—1072
宋吉州廬陵人,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歐陽觀子。少貧,從母鄭氏學。仁宗天圣八年進士。調西京推官,與尹洙、梅堯臣以歌詩唱和。景祐間為館閣校勘,作文為范仲淹辯,貶夷陵令。慶歷中召知諫院,改右正言、知制誥,贊助新政。新政失敗,上疏反對罷范仲淹政事,出知滁、揚、潁等州。召為翰林學士。嘉祐二年知貢舉,倡古文,排抑“太學體”,文風大變。五年,擢樞密副使,次年拜參知政事。英宗初,以尊英宗父濮王為皇,起濮議之爭。神宗立,請出知毫、青、蔡三州。以反對王安石新法,堅請致仕。能詩詞文各體,為當時古文運動領袖,后人稱唐宋八大家之一。平生獎掖后進,曾鞏、王安石、蘇洵父子俱受其稱譽。亦擅史學,與宋祁等修《新唐書》,自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公集》、《集古錄》、《六一詞》等。
全宋詩:歐陽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號醉翁,晚又號六一居士,盧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聖八年(一○三○)進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試學士院,充館閣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責諫官高若訥,降爲峽州夷陵令。四年,移乾德令。寶元二年(一○三九),遷武成軍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館閣校勘。慶曆三年(一○四三),知諫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誥。四年,爲河北都轉運使。五年,慶曆新政失敗,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韓琦、杜衍等申辯,貶知滁州,徙揚州、潁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權知開封府。五年,拜樞密副使。六年,進參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罷爲觀文殿學士,轉刑部尚書知亳州。神宗熙寧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對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師致仕。五年,病逝潁州汝陰,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歐陽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書》、《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傳。宋胡柯編有《廬陵歐陽文忠公年譜》。 歐陽修詩,以《四部叢刊》影元本《歐陽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錄五卷)爲底本。參校宋慶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簡稱周本,藏北京圖書館)、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簡稱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圖書館)及明正統刻《居士集》(有元曾魯考異,簡稱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錄下,今移至正文題下。底本孫謙益等所作校記,除刪去少數異體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證及續添校記,亦以續校名義補入正文。另輯得集外詩句,附於卷末。
词学图录: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史》有传。有《新五代史》、《集古录》、《欧阳文忠集》、《六一词》。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