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城驿号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视其沼,则浅混而污;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
讯于驿吏,则曰:“忠穆公曾牧梁州,以褒城控二节度治所,龙节虎旗,驰驿奔轺,以去以来,毂交缔劘,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盖当时视他驿为壮。且一岁宾至者不下数百辈,苟夕得其庇,饥得其饱,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至如棹舟,则必折篙破舷碎鹢而后止;渔钓,则必枯泉混泥尽鱼而后止;至有饲马于轩,宿隼于堂:几所以污败室庐,糜毁器用。官小者,其下虽气猛,可制;官大者,其下益暴横,难禁。由是日益破碎,不与曩类。某曹八九辈,虽以供馈之隙,一二力治之,其能补数十百人残暴乎?”
语未既,有老甿笑于旁,且曰:“举今州县皆驿也。吾闻开元中,天下富蕃,号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粮;长子孙者不知兵。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而户口日益破,疆场无侵削之虞,而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故何哉?凡与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县今而已,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也。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于更易。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故州县之政,苟有不利于民,可以出意革去其甚者,在刺史则日:‘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在县令亦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当愁醉醲,当饥饱鲜,囊帛椟金,笑与秩终。”呜呼!州县真驿耶?矧更代之隙,黠吏因缘恣为奸欺,以卖州县者乎!如此而欲望生民不困,财力不竭,户口不破,垦田不寡,难哉!
予既揖退老甿,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褒(bāo)城〕地名,在今陕西褒城县东南。
〔驿(yì)〕驿站,古代传递公文的人或出差的官员途中休息换马的处所。
〔寓目〕亲眼看到。
〔沼(zhǎo)〕池子。
〔茅〕长茅草。
〔离败而胶〕船板破裂,船身搁浅池底。
〔胶〕着地。
〔庭除〕庭院。
〔除〕台阶。
〔堂庑(wǔ)〕正屋和两廊的屋子。
〔乌〕哪里。
〔忠穆公〕严震,字遐闻,曾任梁州刺史兼御史大夫,谥忠穆。
〔牧梁州〕任梁州刺史。
〔控〕控制。
〔二节度治所〕指山南西道节度使治所兴元府(今陕西南郑县)和风翔节度使治所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
〔龙节虎旗〕节度使出外镇守,赐龙节虎旗。
〔驰驿奔轺(yáo)〕奔跑的驿马和轻便的车。
〔轺〕古代的一种小马车。
〔以去以来〕从这里来去。
〔毂(gǔ)交〕车和车相接触。
〔蹄劘(mó)〕马蹄铁磨损,极言车马来往频繁。
〔劘〕切削,指磨损。
〔崇侈(chǐ)〕扩大建筑。
〔崇〕高;侈〕大。
〔数百辈〕数百人。
〔庇〕庇护,指住宿处。
〔宁〕岂。
〔棹(zhào)〕摇船工具,指划。
〔鹢(yì)〕一种水鸟,这里指画着鹚的船头。
〔汩(gǔ)〕搅混。
〔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室。
〔隼(sǔn)〕一种凶猛的鸟。
〔污(wū)败〕弄脏弄坏。
〔曩(nǎng)类〕从前相似。
〔某曹〕我辈。
〔供馈(kuì)〕供给膳食。
〔残暴〕指破坏活动。
〔既〕完,尽。
〔老甿(méng)〕老农。
〔举〕所有。
〔开元〕唐玄宗年号。
〔蕃(fán)〕繁荣。
〔理平〕治理太平。
〔踵(zhǒng)〕脚后跟,指走。
〔裹(guǒ)〕包裹,指携带。
〔长(zhǎng)〕养育。
〔金革〕刀枪甲衣,指战争。
〔破〕减少。
〔疆埸(yì)〕边境。
〔刺史县令〕州县的最高行政长官。
〔轻任〕轻率地任用,即不重视州县的职务。
〔促(cù)数〕短促频繁。
〔醲(nóng)〕醇酒。
〔椟(dú)〕柜子。
〔秩(zhì)〕官吏的任期。
〔矧(shěn)〕况且。
〔黠(xiá)吏(lì)〕狡猾的胥吏。
〔胥吏〕地方政府中的僚属。
〔因缘〕凭借。
〔卖〕指损公肥私。
[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可之,(《文献通考》作隐之。此从新唐书艺文志注)关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唐宣宗大中九年,(公元八五五年)登进士第,官至中书舍人。广明初,(公元八八o年)黄巢入长安。樵随僖宗奔赴歧陇,授职方郎中,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樵尝删择所作,得三十五篇,为《经维集》三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所做古文,刻意求新,自称是韩愈的四传弟子。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唐關東人,字可之,一作隱之。從韓愈游,擅長古文。宣宗大中九年進士。授中書舍人。黃巢軍入長安,僖宗奔岐隴,詔赴行在,遷職方郎中。所作《讀開元雜報》,為古代最早關于新聞報道之記載。有集。
《大辞海》:孙樵唐散文家。字可之(一作隐之),关东人。大中九年(公元855年)登进士第。累官至中书舍人。黄巢起义军入长安,随僖宗奔岐陇,迁职方郎中。所作古文,刻意求奇,对时政世情颇多讽刺。有《孙可之文集》。
《中国文学大辞典》:唐代散文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字可之,一作隐之。其文集《自序》泛言“樵家本关东”。出身簪缨之家,幼年学写文章,自谓“得之真诀”。唐文宗大中九年(855)举进士,授中书舍人。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唐僖宗逃往岐陇,孙樵也应召奔赴行在,迁朝散大夫、尚书职方郎中。当时以孙樵之文、李潼之行、司空图之风为“行在三绝”。孙樵工于古文,为韩愈三传弟子。主张“词必高然后为奇,意必深然后为工”(《与友人论文书》)。所作文章刻意求奇,而意新语富,对当时统治集团的昏庸无能,多有讽刺。著名篇章有《书何易于》、《大明宫赋》、《书褒城驿壁》等。文学史上将李翱、孙樵与唐宋八大家合称为“唐宋十大家”。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孙樵曾从文章200余篇中,精选出35篇,编成10卷,即传世的《孙可之集》,也称《唐孙樵集》。《新唐书·艺文志》还著录孙樵《经纬集》3卷。《全唐文》卷794-795存文2卷。作者:朱玉麒。出自:马良春,李福田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4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