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己亥杂诗·其五拼音版

己亥杂诗·其五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22:14:31

全文注音

  • hài
  • shī
  • ·
  • ·
  •  
  • qīng
  •  
  • gōng
  • zhēn
  • hào
  • dàng
  • chóu
  • bγi
  • xié
  •  
  • yín
  • biān
  • dōng
  • zhǐ
  • tiān
  •  
  • luò
  • hóng
  • shì
  • qíng
  •  
  • huà
  • zuò
  • chūn
  • gèng
  • huā
  •  

原文

己亥杂诗·其五
[清代]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对照翻译

    浩荡
  • 〔浩荡:无限。〕
  • 离愁
  •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 白日斜,吟鞭
  • 〔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
  • 东指
  • 〔东指:东方故里。〕
  • 〔即:到。〕
  • 天涯
  •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离别的愁绪如同浩浩荡荡的江水,向着日落西斜的远方流淌,我挥动马鞭,向东驶离北京,那一刻仿佛整个人已置身天涯。
    落红
  • 〔落红:落花
  • 〔花:比喻国家。〕
  • 。后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辞去官职,回归故乡,就像从枝头飘落的花朵,但它并非无情之物,化作春天的泥土后,还能滋养下一代的生命,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

注释

选自《龚自珍全集》第十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清道光十九年(1839)是己亥年,这一年诗人辞官离京返回杭州,后又北上迎接眷属,往返途中共写成七绝315首,总题为《己亥杂诗》。这是第五首。龚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号定盦(ān),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
〔落红〕落花。后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花〕比喻国家。
〔即〕到。

相关推荐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792—1841
清浙江仁和人,字璱人,號定庵,更名鞏祚。龔麗正子。道光九年進士,授內閣中書,官禮部主事。尋告歸。博學負才氣。早年從學于外祖父段玉裁。以后究心經世之學,并接受經今文學派觀點。于經通《公羊春秋》,于史長西北輿地,批判清朝專制統治造成“萬馬齊喑”局面,鼓吹振衰起敝,進行改革,為晚清思想界先驅者。晚年頗受佛教天臺宗影響。詩文均自成一家,以奇才名天下。有《定庵集》。
晚晴簃詩匯·卷一三五: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一名易简,字伯定,更名蛩祚,仁和人。道光己丑进士,授内阁中书,历官礼部主事。有《定盦集》。
词学图录:龚自珍(1792-1841) 字璱人,一名易简,字伯定,更名巩祚,号定庵,又号羽琌山民。仁和(今杭州)人。清道光九年(1829)进士。官内阁中书,迁礼部主事。告归。暴卒于丹阳云阳书院。少从外祖父段玉裁学。后又入刘逢禄之门治公羊学。又精史学、佛学。与魏源并称"龚魏",为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有《定庵诗集》、《定庵文集》、《定庵词》。今人辑有《龚自珍全集》。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