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古文观止序拼音版

古文观止序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10:50:23

全文注音

  • wén
  • guān
  • zhǐ
  •  
  • qīng
  •  
  • xīng
  • zuò
  •  
  •  
  •  
  •  
  • shω
  • jiω
  • xué
  • shí
  •  
  • zhé
  • rén
  • shū
  • zhuγn
  •  
  • měi
  • zòng
  • guān
  •  
  • yuán
  • liú
  • shī
  • zhī
  •  
  • cháng
  • tγn
  • yγo
  • lǐng
  •  
  • ruò
  • nǎi
  • jīng
  • wēi
  • zhī
  • yωn
  •  
  • biγn
  • háo
  • zhī
  • jiān
  •  
  • zhōng
  • gγi
  • quē
  •  
  •  
  •  
  • suì
  •  
  • fèng
  • tiān
  • mìng
  • mǐn
  •  
  • βuγi
  • zhāng
  •  
  • wén
  • βè
  • sān
  • shān
  • zhī
  • líng
  • yún
  • chω
  •  
  • wéi
  • shí
  • cóng
  • chǔ
  • cái
  • shí
  • zuǒ
  • yòu
  • zhī
  •  
  • chǔ
  • cái
  • tiān
  • xìng
  • xiγo
  • yǒu
  •  
  • qián
  • xīn
  • xué
  •  
  • gōng
  •  
  • yóu
  • hγo
  • jīng
  • shǐ
  •  
  • xún
  • cháng
  • jiǎng
  • guγn
  • zhī
  • wγi
  •  
  • bié
  • yǒu
  • huì
  • xīn
  •  
  • cóng
  • sūn
  • tiáo
  • hóu
  •  
  • xué
  • xiāng
  •  
  • tiáo
  • hóu
  • wěi
  • tǎng
  •  
  • dūn
  • shγng
  •  
  • běn
  • jiā
  • xué
  •  
  • měi
  • qián
  • rén
  • ér
  • guāng
  • zhī
  •  
  • èr
  • cái
  • guò
  • rén
  •  
  • xiγ
  • shω
  • qiān
  • yán
  • xiè
  • mγn
  •  
  • gγi
  • zhě
  • shēn
  •  
  •  
  •  
  • jīn
  • nián
  • chūn
  •  
  • tǒng
  • shī
  • yún
  • zhōng
  •  
  • shēn
  • jué
  • sγi
  •  
  • shēng
  • jīn
  • sγn
  • zhī
  • gǎn
  •  
  • èr
  •  
  • wén
  • guān
  • zhǐ
  •  
  • biān
  •  
  • yuè
  • xuǎn
  •  
  • jiǎn
  • ér
  • gāi
  •  
  • píng
  • zhω
  • xiáng
  • ér
  • fán
  •  
  • shěn
  • yīn
  • biγn
  • shū
  •  
  • jīng
  • qiè
  • ér
  • què
  • dγng
  •  
  • yuè
  • shω
  • guò
  •  
  • jué
  • xiγng
  • shí
  • zhī
  • suǒ
  • quē
  • zhě
  •  
  • jīn
  • chǎn
  • rán
  •  
  • zhèng
  • méng
  • yǎng
  • ér
  • hòu
  • xué
  •  
  • jué
  • gōng
  • qiǎn
  • xiǎn
  • zāi
  •  
  • mìng
  • zhū
  • zǎo
  •  
  • ér
  • wéi
  • shω
  • biγn
  • shǒu
  •  
  •  
  •  
  • βāng
  • sān
  • shí
  • nián
  • yuè
  • duān
  • yáng
  • xīng
  • zuò
  •  
  •  
  •  
  •  
  •  
  •  

原文

古文观止序
[清代]吴兴祚

  余束发就学时,辄喜读古人书传。每纵观大意,于源流得失之故,亦尝探其要领;若乃析义理于精微之蕴,辩字句于毫发之间,此衷盖阙如也。
  岁戊午,奉天子命抚八闽。会稽章子习子,以古文课余子于三山之凌云处。维时从子楚材实左右之。楚材天性孝友,潜心力学,工举业,尤好读经史,于寻常讲贯之外,别有会心,与从孙调侯,日以古学相砥砺。调侯奇伟倜傥,敦尚气谊,本其家学,每思继序前人而光大之。二子才器过人,下笔洒洒数千言无懈漫,盖其得力于古者深矣。
  今年春,余统师云中,寄身绝塞,不胜今昔聚散之感。二子寄余《古文观止》一编。阅其选,简而该,评注详而不繁,其审音辨书,无不精切而确当。批阅数过,觉向时之所阙如者,今则冁然以喜矣。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厥功岂浅鲜哉!亟命付诸梨枣,而为数语以弁其首。
  康熙三十四年五月端阳日愚伯兴祚题
 
 
 

对照翻译

      余束发就学时,辄喜读古人书传。
      从我小时候读书开始,我就特别喜欢读古人的作品。
    每纵观大意,于源流得失之故,亦尝探其要领;
    每次看这些书时,我都会大致了解其中的意思,并且常常思考其中的思路、用意以及优缺点。
    若乃析义理于精微之蕴,辩字句于毫发之间,此衷盖阙如也。
    不过,说到细细体会其中的深意,或者在字里行间琢磨表达是否得当,这种好的学习习惯我却一直没有养成。
      岁戊午,奉天子命抚八闽。
      戊午年,我受皇帝任命担任福建巡抚。
    会稽章子习子,以古文课余子于三山之凌云处。
    那时,绍兴的章先生和习先生在福州教我儿子学习古文。
    维时从子楚材实左右之。
    我的侄子楚材也一起跟着学习。
    楚材天性孝友,潜心力学,工举业,尤好读经史,于寻常讲贯之外,别有会心,与从孙调侯,日以古学相砥砺。
    楚材天性孝顺、友爱,勤奋好学,尤其擅长科举考试的各项内容,还特别喜欢阅读经史类书籍,除了平时的学习讲解外,他总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和我的侄孙吴调侯经常互相勉励,交流文学心得。
    调侯奇伟倜傥,敦尚气谊,本其家学,每思继序前人而光大之。
    调侯相貌出众,才华横溢,性格勤勉,注重道德修养,家学深厚,一心想要继承先辈的学问,并将其发扬光大。
    二子才器过人,下笔洒洒数千言无懈漫,盖其得力于古者深矣。
    这两人学识渊博,写起文章来洋洋洒洒数千字,却没有一点随意之处,这大概是因为他们对古文有很深的造诣吧。
      今年春,余统师云中,寄身绝塞,不胜今昔聚散之感。
      今年春天,我奉命统领云中地区,身处边塞苦寒之地,不禁感慨当初朋友相聚的欢乐,如今却各分东西。
    二子寄余《古文观止》一编。
    这时,调侯和楚材寄来了《古文观止》这本书。
    阅其选,简而该,评注详而不繁,其审音辨书,无不精切而确当。
    我仔细翻阅后发现,书中所选的文章简练而精到,评注扼要而不啰嗦,尤其是对音韵和字词的辨析非常精准恰当。
    批阅数过,觉向时之所阙如者,今则冁然以喜矣。
    反复看了几遍,我发现这正是我以前所欠缺的地方,因此感到十分欣喜。
    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厥功岂浅鲜哉!
    用这本《古文观止》来纠正启蒙教育中的不足,并帮助后来的学习者,意义非常重大。
    亟命付诸梨枣,而为数语以弁其首。
    于是,我决定将这本书付印出版,并写下这些话作为序言。
      康熙三十四年五月端阳日愚伯兴祚题
      康熙三十四年五月端阳日你的伯父兴祚题

相关推荐

吴兴祚

吴兴祚(1632年~1698年),出生于绍兴府山阴州山,主要成就为防卫福建,助平台湾。《清史稿》:①吴兴祚为政持大体,除烦苛,卒后远近戴之。历官之地,并籥祀名宦。②台湾平,琅专其功。然启圣、兴祚经营规画,戡定诸郡县。<br>

《中国文学家大词典》:(?—1697)字伯成,号留村,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入正红旗籍。以贡生官萍乡﹑大宁知县,迁忻州知州。康熙二年,降补无锡知县,迁行人司行人,仍留任。十五年擢福建按察使﹑历福建巡抚,参与平耿精忠之叛,进兵部尚书。二十一年迁两广总督,除逆藩尚之信及其遗孽之祸,民困大苏。吴兴祚风致俊爽,出则大帅戎服,入则衣轻衣﹑从小僮。喜与文士交游,一时名士,多共唱酬,颇能沾溉寒士,故颇有人望。著有《宋元声律选》﹑《史迁句解》﹑《粤东舆图》。其诗吐属清雅,气度萧散,集为《留村诗钞》一卷。生平事迹见《清史列传·大臣》本传﹑鲁曾煜撰《两广总督吴公兴祚传》。(吴正明)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

《中国人名大词典》:(?—1697)清汉军正红旗人,字伯成,号留村。原籍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自贡生授江西萍乡知县。累迁山东沂州知州﹑福建按察使。康熙间,擢巡抚,率部屡败郑锦兵,迫使郑锦余部退回台湾。后擢两广总督,奏罢原尚之信所征盐埠﹑渔课等苛捐杂税。后徙古北口都统。有《宋元诗声律选》等。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