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越王勾践起师逆之江。
大夫种乃献谋曰:“夫吴之与越,唯天所授,王其无庸战。夫申胥、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不可以授命。王不如设戎,约辞行成,以喜其民,以广侈吴王之心。吾以卜之于天,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将必宽然有伯诸侯之心焉;既罢弊其民,而天夺之食,安受其烬,乃无有命矣。”
越王许诺,乃命诸稽郢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使下臣郢,不敢显然布币行礼,敢私告于下执事曰:‘昔者,越国见祸,得罪于天王,天王亲趋玉趾,以心孤勾践,而又宥赦之。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孤不敢忘天灾,其敢忘君王之大赐乎?今勾践申祸无良,草鄙之人,敢忘天王之大德,而思边陲之小怨,以重得罪于下执事?勾践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颡于边。今君王不察,盛怒属兵,将残伐越国。越国固贡献之邑也,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勾践请盟。一介嫡女,执箕帚以晐姓于王宫;一介嫡男,奉盘匜以随诸御。春秋贡献,不解于王府。天王岂辱裁之?亦征诸侯之礼也。”
夫谚曰:“‘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今天王既封殖越国,以明闻于天下,而又刈亡之,是天王之无成劳也。虽四方之诸侯,则何实以事吴?敢使下臣尽辞,唯天王秉利度义焉!”
〔夫差〕吴王夫差,前四九五年至前四七三年在位。吴王阖闾之子。前四九六年,阖闾听说越王允常去世,乘机伐越,被勾践射伤脚趾,重伤而死。前四九四年,夫差伐越复仇,大败越师。勾践派文种去吴求和。之后,吴又兴师伐越,勾践又一次派诸稽郢去吴求和。
〔句践〕越王勾践,前四九七年至前四六五年在位。越王允常之子。由于他牢记卑身事吴的教训,卧薪尝胆,长期积蓄力量,终于灭掉吴国。句,同“勾”。
〔逆〕迎击。
〔大夫种〕文种,字少禽(或子禽),越大夫。
〔申胥〕即伍员,字子胥,楚大夫伍奢之子。因父兄在楚国被害,入吴避祸,辅佐阖闾伐楚,报父兄之仇。吴王封以申邑,后称申胥。在吴越战争中,他坚持灭越,遭到夫差忌恨,命他自杀。
〔华登〕吴国大夫。原为宋人,因避祸奔吴。
〔决拾〕射箭用具。决,射箭用的板指,带在右手大指上,用它钩弓弦。拾,皮革制品,套在左臂上,以免衣袖妨碍开弓。这里,决拾作动词用,即佩戴决拾。
〔广侈〕扩张,这里有使存骄心的意思。
〔足〕即“足虑”的意思,值得忧虑。
〔伯〕通“霸”,称霸。
〔天夺之食〕指遭受天灾,粮食歉收。
〔烬〕灰烬。这里比喻吴国在遭受天灾人祸后的残局。
〔诸稽郢〕越大夫。
〔币〕古人用于馈赠的礼品,如玉帛皮马等。
〔下执事〕这里指吴王手下的办事官员,实际上指吴王本人。诸稽郢这样称呼吴王,是表示对吴王的尊敬。
〔天王〕对吴王的尊称。这句话指勾践射伤阖闾事。
〔趋玉趾〕即“劳大驾”的意思。玉,对人表示尊敬之词。趾,脚。这句话指吴国在夫椒打败越国事。
〔孤〕弃舍。
〔繄〕就是。
〔孤〕这里是代勾践自称语。
〔边陲〕边境。
〔顿颡〕即叩头。颡,前额。
〔鞭箠〕打马的器具,即鞭策。
〔箕帚〕畚箕笤帚。代指洒扫一类事情。
〔晐姓〕纳诸姓女子于天子之宫。晐,备。这里指勾践把“嫡女”送给夫差做嫔妃。
〔盘匜〕古代盥洗用具。盘,用以盛水。匜,用以注水。
〔解〕通“懈”。
〔搰〕掘出。这句用来比喻夫差的多疑。
〔封殖〕培植。
〔刈亡〕割除。
《国语》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国别体著作。宋代以来,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国语》为西汉刘歆的伪作。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