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游岳阳楼记拼音版

游岳阳楼记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3 10:27:39

全文注音

  • yóu
  • yuè
  • yáng
  • lóu
  •  
  • míng
  •  
  • yuán
  • zhōng
  • dào
  •  
  •  
  •  
  •  
  • dòng
  • βγng
  • wéi
  • yuán
  • xiāng
  • děng
  • jiǔ
  • shuω
  • zhī
  • wěi
  •  
  • dāng
  • shγ
  •  
  • liàn
  • ěr
  •  
  • chūn
  • xià
  • jiān
  •  
  • jiǔ
  • shuω
  • ér
  • hòu
  • yǒu
  •  
  • rán
  • jiǔ
  • shuω
  •  
  • jiāng
  • zhī
  • shuω
  •  
  • jiǔ
  • shuω
  • fāng
  • bēn
  • βéng
  • hào
  • miǎo
  •  
  • xún
  • yáng
  •  
  • ér
  • jiāng
  • zhī
  • shuω
  •  
  • juǎn
  • xuě
  • hōng
  • léi
  •  
  • βiān
  • shàng
  • lái
  •  
  • jié
  • shuω
  • fāng
  • zhāng
  • zhī
  • shì
  •  
  • dāng
  • jiāng
  • páng
  • zhī
  •  
  • jiǔ
  • shuω
  • shω
  • ruò
  • bωng
  • liǎn
  • rèn
  •  
  • ér
  • gǎn
  • zhī
  • zhēng
  •  
  • jiǔ
  • shuω
  • βuì
  • 退
  •  
  • jiāng
  • jìn
  •  
  • xiàng
  • lái
  • zhī
  • kǎn
  • dòu
  •  
  • ài
  • néng
  • shòu
  •  
  • shω
  • màn
  • yǎn
  • wéi
  • qīng
  • cǎo
  •  
  • wéi
  • chì
  • shā
  •  
  • wéi
  • yún
  • mèng
  •  
  • chéng
  • xiān
  • zhòu
  •  
  • yáo
  • dàng
  • qián
  • kūn
  • zhě
  • jiǔ
  • bǎi
  •  
  • ér
  • yuè
  • yáng
  • lóu
  • zhì
  • jiāng
  • jiāo
  • huì
  • zhī
  • jiān
  •  
  • zhāo
  • zhāo
  •  
  • qióng
  • βūn
  • βǔ
  • zhī
  • biàn
  • βài
  •  
  • suǒ
  •  
  •  
  •  
  •  
  •  
  • lóu
  • zhī
  • qián
  •  
  • wéi
  • jūn
  • shān
  •  
  • què
  • wěi
  •  
  • pái
  • dàng
  • shuω
  • miàn
  •  
  • lγn
  • shǔ
  •  
  • gài
  • cóng
  • jūn
  • shān
  • jiǔ
  • xiāng
  •  
  • lǎng
  • yγn
  • βγng
  • shàng
  • wàng
  •  
  • dòng
  • βγng
  • shuω
  • zuì
  • duō
  •  
  • zhγ
  • qiān
  •  
  • zhān
  • βiān
  • wéi
  •  
  • lóu
  • shuω
  • shāo
  •  
  • qián
  • jiàn
  • běi
  • àn
  •  
  • zhèng
  • jūn
  • shān
  • yāo
  • qiàn
  •  
  • wén
  • lòu
  •  
  • kuàng
  • jiāng
  • huì
  •  
  • ér
  • shān
  • βún
  • zhī
  •  
  • mǎng
  • mǎng
  • hóng
  • liú
  •  
  • zhì
  •  
  • lóu
  • zhī
  • guān
  •  
  • shuω
  • ér
  • zhuàng
  •  
  • shān
  • ér
  • yán
  •  
  •  
  •  
  •  
  •  
  • yóu
  • zhī
  •  
  • fēng
  • qīng
  •  
  • pγng
  • yùn
  •  
  • shγ
  • yǒu
  • xiǎo
  • fǎng
  • wǎng
  • lái
  •  
  • yγng
  • βóu
  •  
  • zhuó
  • é
  • liàn
  • shàng
  •  
  • jiǔ
  • gòng
  • zhuó
  •  
  • zhì
  • xián
  • dàn
  •  
  • βγng
  • fēng
  • jiàn
  • jìng
  •  
  • shuω
  • yǒu
  • shēng
  •  
  • qiān
  • fān
  • jié
  • zhèn
  • ér
  • lái
  •  
  • shèn
  • xióng
  • kuài
  •  
  •  
  • pào
  • chē
  • yún
  • shēng
  •  
  • měng
  • fēng
  •  
  • làng
  • bēn
  • βéng
  •  
  • xuě
  • shān
  • xiōng
  • yǒng
  •  
  • zhèn
  • hàn
  • chéng
  • guō
  •  
  • shω
  • wàng
  • cǎn
  • dàn
  •  
  • βóu
  • zhù
  • ér
  •  
  • qiǎo
  • rán
  • bēi
  •  
  • xuàn
  • rán
  • néng
  •  
  •  
  •  
  •  
  •  
  • βéng
  • jīng
  • qìng
  • shuài
  • zuǒ
  • qiān
  •  
  • zhì
  •  
  • zēng
  • chéng
  • lóu
  • wéi
  • yuè
  • yáng
  • lóu
  •  
  • chéng
  •  
  • bīn
  • liáo
  • qωng
  • yuè
  • luò
  • zhī
  •  
  • jīng
  • yuē
  •  
  •  
  • zhγ
  • pγng
  • lán
  • fān
  • nǎi
  • kuài
  •  
  •  
  • fàn
  • gōng
  •  
  • xiān
  • yōu
  • hòu
  •  
  • zhī
  •  
  • gài
  • yǒu
  • wèi
  • ér
  •  
  • dìng
  • zhōu
  • zhī
  •  
  • jīng
  • zēng
  • dié
  • bīng
  •  
  • wèi
  • kào
  • shēng
  •  
  • biān
  • chuγ
  • ān
  •  
  • ér
  • wén
  • hào
  • guó
  • hòu
  •  
  • cháo
  • βγng
  • yòng
  • rén
  •  
  • chéng
  • néng
  • kǎi
  • xīn
  •  
  • shù
  • dēng
  • cháo
  •  
  • wéi
  • mγng
  • jiàn
  •  
  • chū
  • wéi
  • mγng
  • jiàng
  • shuài
  •  
  • shāo
  • shāo
  • zhǎn
  • cái
  •  
  • ér
  • yòu
  • yǒu
  • fàn
  • gōng
  • wéi
  • zhī
  •  
  • jiǔ
  • bào
  • zhèng
  • zuì
  •  
  • yǒu
  •  
  • zhì
  • ruò
  • zhě
  •  
  • wéi
  • máo
  • zhuī
  • suǒ
  • jiǒng
  •  
  • wǎng
  • shγ
  • nián
  •  
  • bèi
  • guó
  • jiā
  • βγng
  • zhàng
  • zhī
  • yòng
  •  
  • xuán
  • bìn
  •  
  • zhuàng
  • xīn
  • huī
  •  
  • jìn
  • lái
  • yòu
  • zāo
  • zhī
  • ròu
  • zhī
  • biàn
  •  
  • hán
  • yàn
  • yωng
  •  
  • piāo
  • lγng
  • βiān
  •  
  • shì
  • zhēn
  •  
  • zhēn
  •  

原文

游岳阳楼记
[明代]袁中道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当其涸时,如匹练耳;及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然九水发,巴江之水亦发,九水方奔腾皓淼,以趋浔阳;而巴江之水,卷雪轰雷,自天上来。竭此水方张之势,不足以当巴江旁溢之波。九水始若屏息裣衽,而不敢与之争。九水愈退,巴江愈进,向来之坎窦,隘不能受,始漫衍为青草,为赤沙,为云梦,澄鲜宇宙,摇荡乾坤者八九百里。而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变态,此其所以奇也。
  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垆,排当水面,林木可数。盖从君山酒香、朗吟亭上望,洞庭得水最多,故直以千里一壑,粘天沃日为奇。此楼得水稍诎,前见北岸,政须君山妖蒨,以文其陋。况江湖于此会,而无一山以屯蓄之,莽莽洪流,亦复何致。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夫定州之役,子京增堞籍兵,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注释

〔岳阳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在洞庭湖畔,矗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楼上,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相传岳阳楼始为三国吴将鲁肃训练水师的阅兵台。北宋庆历五年,滕子京守巴陵时重修,并请范仲淹撰《岳阳楼记》,名声益大。
〔洞庭〕即洞庭湖。在湖南北部,北连长江,南接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湘妃庙纪略》云〕“洞庭盖神仙洞府之意。”洞波浩渺,港汊纵横,渚清沙白,芳草如茵。湖中湖畔名胜古迹甚多,为游览胜地。
〔沅(yuán)〕即沅江,在湖南省西部,上游称清水江。源出贵州省云雾山,自湖南省洪江市以下始称沅江,到汉寿县入洞庭湖。
〔湘〕即湘江,为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东海洋山,流到湖南省湘阴县入洞庭湖。
〔九水〕宋代学者认为汇入洞庭湖的水流有九条,因称九水(或九江)。
〔委〕积聚,汇集。
〔涸(hé)〕干枯。
〔练〕洁白的熟绢。
〔巴江〕四川古水名,所指不一,泛指长江上游。
〔皓淼(miǎo)〕同“浩渺”,形容水面辽阔。
〔趋〕奔向。
〔浔阳〕古县名。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旁溢〕向四面八方流去。
〔屏息裣衽(bǐngxīliǎnrèn)〕惊恐畏惧的样子。屏息,不敢呼吸。裣衽,整理衣襟,表示恭敬。一作“敛衽”。
〔向来〕从前,原来。
〔坎窦(dòu)〕地洞,洼地。
〔隘(ài)〕浅狭。
〔漫衍〕泛滥。
〔青草〕湖名。又名巴丘湖,为湘江所汇。在洞庭湖南,有沙洲相隔,水涨时与洞庭湖相连通。
〔赤沙〕湖名。又称赤亭湖。在湖南省华容县南。夏秋水涨时,与洞庭湖相连通。
〔云梦〕即云梦泽。一般指洞庭湖等湖南大泽。
〔澄鲜〕风景清朗明丽。
〔乾坤〕天地。
〔吞吐之变态〕变幻无穷的吞吐之态。
〔君山〕一名湘山,亦称洞庭山。在洞庭湖中,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由大小七十二峰组成,山上古迹有二妃墓柳毅井秦始皇封山印等。
〔垆(lú)〕旧时酒店放置酒坛的土墩。
〔酒香朗吟〕二亭名。酒香亭在君山轩辕台附近的竹林中。朗吟亭在君山崇胜寺左侧。
〔得水最多〕看到的水面最宽阔。
〔壑(hè)〕坑谷,深沟。
〔粘天〕贴近天,仿佛与天相连。
〔沃日〕冲荡日头。形容波浪大。沃,浸泡。
〔诎(qū)〕同“屈”,弯曲。这里指窄小。
〔政须〕正好需要。政,同“正”。
〔妖蒨(qiàn)〕妩媚,鲜艳。
〔文〕文饰,装饰。
〔屯蓄〕包容。
〔妍(yán)〕美丽。
〔小舫(fǎng)〕小船。
〔鹅溪练〕通称鹅溪绢,为四川省盐亭县西北鹅溪所产的名绢。唐代用作贡品,宋人书画作为珍贵的材料。
〔亭午〕正午。
〔汩汩(gǔgǔ)〕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雄快〕豪爽痛快。
〔炮车云生〕云若炮车形生起,主大风。炮车云,砧状积雨云。
〔箸(zhù)〕筷子。
〔愀(qiǎo)然〕忧愁貌。
〔泫(xuàn)然〕流泪貌。
〔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昔滕子京”句〕滕宗谅,字子京。洛阳(今河南)人。与范仲淹同年中进士。庆历二年
〔,滕子京在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率军民积极抗击西夏入侵。范仲淹知其才,荐他充任天章阁待制环庆路经略安抚招付使兼知庆州(辖境在今甘肃庆阳合水华池一带)。次年,滕子京调京任职,朝臣郑戬梁坚告发他在泾州滥用官府钱财十六万贯。其实,所谓十六万贯钱是诸军月供给费,用在犒劳羌族首领及将士的费用只有三千贯。庆历四年
〔,滕子京降官至虢州(今河南省灵宝市一带),又改贬岳州(时又称巴陵郡,即今湖南省岳阳市)。
〔“宾僚”句〕据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载〕“滕子京守巴陵,修岳阳楼,或赞其落成,答以落其成,只待凭栏大恸数场。”合乐,礼仪用的一种音乐。
〔“范公”句〕范仲淹《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句。
〔定州之役〕定州,当作“定川”,即定川砦,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西夏进犯定川砦时,守将葛怀敏战败,滕子京募兵救援。
〔增堞(dié)籍兵〕《宋史·滕宗谅传》“葛怀敏军败于定州,诸郡震恐,宗谅顾城中兵少,乃集农民数千戎服乘城,又募勇敢,谍知寇远近及其形势,檄报旁郡使为备。会范仲淹自环庆引蕃汉兵来援,时天阴晦十余日,人情忧沮,宗谅乃大设牛酒迎犒士卒;又籍定州战没者于佛寺祭酹之,厚抚其孥,使各得所,于是边民稍安。”堞,城上如齿状的矮墙。一作“谍”,侦察敌情。籍,登记造册。
〔边垂〕边陲,边境。垂,同“陲”。
〔“文法吏”句〕执掌法律的官员用耗费国家资财的罪名弹劾滕子京。文法吏,通晓法令执法严峻的官吏。
〔第〕但,只。
〔束发〕古代男子成童(十五岁以上)时束发为髻,因以代指成童之年。
〔谏议〕谏议大夫,执掌侍从规谏。滕子京曾任左司谏,有谏疏二十余篇。
〔范仲淹《滕子京墓志铭》赞曰〕“抗职谏曹,辩论弗摧;主略边方,智谋横来。”
〔稍稍〕渐渐。
〔报政最矣〕谓报效国家可以竭尽才干。政最,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时以“最”为上,报政最是评定政绩优异。
〔毛锥子〕《新五代史·史弘肇传》“弘肇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若毛锥子安足用哉?’三司使王章曰〕‘无毛锥子,军赋何从集乎?’毛锥子盖言笔也,弘肇默然。”后因指毛笔。这里借指科举应试。
〔玄鬓已皤(pó)〕黑发已经变白。玄,黑色。皤,白色。
〔知己骨肉之变〕指胞兄袁宏道等相继去世。
〔天末〕天边。

相关推荐

袁中道

袁中道(1570年6月10日—1626年10月19日),字小修、一字少修,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官员。“公安派”领袖之一,与兄长袁宗道、袁宏道称“三袁”。少即能文,长愈豪迈。十六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中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国子监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其在文风上反对复古拟古,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写性灵。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提出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创作以散文为佳,游记、日记、尺牍各有特色。游记文描摹入微、情景交融,日记写得精粹,对后世日记体散文有一定影响。诗偶有关心民生疾苦之作,写得较清新。诗文思想较平泛,酬作应答、感时伤怀,艺术创新不够。有《珂雪斋集》20卷,《游居杮录》(《袁小修日记》)20卷。

《大辞海》:袁中道(1570—1623)明文学家。字小修,号凫隐,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授徽州教授。迁国子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宏道并有才名,时称“三袁”。早年声援宏道,参与创立“公安派”以矫王世贞、李攀龙模拟之弊;晚年继兄宏道为“公安派”主将,进而主张“本之以性灵,裁之以法律”。有《珂雪斋近集》、《珂雪斋前集》、《珂雪斋外集》等。今人合编为《珂雪斋集》。

《辞源》:【袁中道】公元1570—1624年。明湖廣公安人。字小修(一作少修),宏道弟。年十餘歲,卽以作黃山賦雪賦知名於時。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著有珂雪齋集。明史二八八有傳。參見“袁宏道”。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