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华佗论拼音版

华佗论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3 10:24:30

全文注音

  • huà
  • tuó
  • lùn
  •  
  • táng
  • dài
  •  
  • liú
  •  
  •  
  •  
  •  
  • shǐ
  • chēng
  • huà
  • tuó
  • shì
  • néng
  • yàn
  • shì
  •  
  • wéi
  • cáo
  • gōng
  • suǒ
  •  
  • xún
  • wén
  • ruò
  • qǐng
  • yuē
  •  
  •  
  • tuó
  • shù
  • shí
  • gōng
  •  
  • rén
  • mìng
  • yγn
  •  
  • néng
  • yòu
  •  
  •  
  • cáo
  • gōng
  • yuē
  •  
  •  
  • yōu
  • tiγn
  • xià
  • shǔ
  • bèi
  •  
  •  
  • suì
  • kǎo
  • jìng
  • tuó
  •  
  • zhì
  • cγng
  • shω
  • bìng
  • qiě
  •  
  • jiàn
  • néng
  • shēng
  •  
  • shǐ
  • yǒu
  • huǐ
  • zhī
  • zhī
  • tàn
  •  
  • jiē
  •  
  • cγo
  • zhī
  • míng
  • lüè
  • jiàn
  •  
  • rán
  • yóu
  • qīng
  • shγ
  • cái
  • néng
  • shì
  •  
  • wén
  • ruò
  • zhī
  • zhì
  • wàng
  •  
  • rán
  • zhī
  • gōng
  • zhī
  •  
  • rán
  • yóu
  • néng
  • βǎn
  • huì
  •  
  • zhí
  • bǐng
  • zhě
  • zhī
  • huì
  •  
  • zhēn
  • wèi
  • zhω
  •  
  • shèn
  • zhω
  •  
  •  
  •  
  •  
  •  
  • yuán
  • βú
  • shǐ
  • shì
  • zhī
  • shω
  •  
  • shì
  • shǐ
  • 使
  • hòu
  • zhī
  • rén
  • kuγn
  • néng
  • zhě
  • zhī
  • xíng
  •  
  • xián
  • zhě
  • zhī
  •  
  • ér
  • chéng
  • bào
  • zhě
  • zhī
  • qīng
  • shγ
  •  
  • shì
  • néng
  • zhì
  • yǒu
  • huǐ
  •  
  • shω
  • yγn
  •  
  • hòu
  • zhī
  • huò
  • zhě
  •  
  • βù
  • yòng
  • shì
  • wéi
  • kǒu
  • shí
  •  
  • bēi
  • zγi
  •  
  • βú
  • xián
  • néng
  • néng
  • guò
  •  
  • gǒu
  • zhì
  •  
  • huò
  • yǒu
  • kuγn
  • zhī
  • zhī
  • qǐng
  •  
  • rén
  • rén
  • jiē
  • yuē
  •  
  •  
  • yōu
  • tiγn
  • xià
  • cái
  •  
  •  
  • zēng
  • zhī
  • huǐ
  • zhī
  •  
  • βγng
  • tòng
  • cái
  • zhī
  • duō
  •  
  • huò
  • yǒu
  • zhī
  • zhī
  • tàn
  •  
  • rén
  • rén
  • jiē
  • yuē
  •  
  •  
  •  
  • jiγng
  • ruò
  •  
  •  
  • zēng
  • zhī
  • huǐ
  • zhī
  •  
  • βγng
  • tòng
  • shēng
  • zhī
  • zài
  •  
  • wèi
  • γi
  •  
  •  
  •  
  •  
  •  
  • βú
  • tuó
  • zhī
  • shγ
  •  
  • zhγo
  • zhγo
  • rán
  • yán
  •  
  • bìng
  • βú
  • shǐ
  • shω
  • zhī
  •  
  • shì
  • jiγng
  • tuī
  • ér
  • guǎng
  • 广
  • ěr
  •  
  • guγn
  • cáo
  • wèi
  • lái
  •  
  • zhí
  • shēng
  • zhī
  • bǐng
  • zhě
  •  
  • yòng
  • huì
  • ér
  • shγ
  • cái
  • néng
  • zhòng
  •  
  • yòu
  • yγn
  • yòng
  • shω
  • tuó
  • zhī
  • shì
  • wéi
  •  
  •  
  • qián
  • shì
  • zhī
  • wàng
  •  
  • yǒu
  • quàn
  • qiě
  • chéng
  •  
  • ér
  • bào
  • zhě
  • βù
  • jiè
  • kǒu
  • kuài
  •  
  • sωn
  • quán
  • yuē
  •  
  •  
  • cáo
  • mèng
  • shγ
  • kǒng
  • wén
  •  
  • βγn
  •  
  •  
  • ér
  • kǒng
  • róng
  • yìng
  • tài
  • shγn
  • shγ
  • xiào
  • lián
  •  
  • zhòng
  • móu
  • jìn
  • zhě
  •  
  • wén
  • yǒu
  • gγo
  • míng
  •  
  • yóu
  • chéng
  • wéi
  • shì
  •  
  • shěn
  • rén
  • zγi
  •  

原文

华佗论
[唐代]刘禹锡

  史称华佗以恃能厌事,为曹公所怒。荀文若请曰:“佗术实工,人命系焉,宜议能以宥。”曹公曰:“忧天下无此鼠辈邪!”遂考竟佗。至仓舒病且死,见医不能生,始有悔之之叹。嗟乎!以操之明略见几,然犹轻杀材能如是。文若之智力地望,以的然之理攻之,然犹不能返其恚。执柄者之恚,真可畏诸,亦可慎诸。
  原夫史氏之书于册也,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纳贤者之谕,而惩暴者之轻杀。故自恃能至有悔,悉书焉。后之惑者,复用是为口实。悲哉!夫贤能不能无过,苟置于理矣,或必有宽之之请。彼壬人皆曰:“忧天下无材邪!”曾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或必有惜之之叹。彼壬人皆曰:“譬彼死矣,将若何?”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也。可不谓大哀乎?
  夫以佗之不宜杀,昭昭然不可言也。独病夫史书之义,是将推此而广耳。吾观自曹魏以来,执死生之柄者,用一恚而杀材能众矣。又焉用书佗之事为?呜呼!前事之不忘,期有劝且惩也。而暴者复借口以快意。孙权则曰:“曹孟德杀孔文举矣,孤于虞翻何如?”而孔融亦以应泰山杀孝廉自譬。仲谋近霸者,文举有高名,犹以可惩为故事,矧他人哉?

注释

〔华佗〕东汉时期人,古代名医。曾为曹操针治头风,随手而愈,后因迟迟不肯奉召而被杀。
〔恃能厌事〕指依仗自己有才能而不肯待奉权贵。
〔荀文若〕即荀彧,曹操的谋臣。
〔请〕请求。
〔议〕考虑。
〔能〕才能,指医术。
〔宥〕赦罪。
〔鼠辈〕蔑视他人之词。
〔邪〕同“耶”。
〔考竟〕拷问死于狱中。考,同“拷”。
〔仓舒〕曹操的爱子。即曹冲。
〔且〕将。
〔明略〕深明韬略。
〔见几〕指事前能洞察事物细微的变化。
〔如是〕如此。
〔地望〕门第和名望。
〔的然〕明白的样子。
〔攻〕责问。
〔反其恚(huì)〕使他的怒恨回心转意。恚,怒。
〔执柄者〕掌握权柄的人
〔诸〕“之乎”的合音,此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原〕推究本源。
〔夫〕那。
〔史氏〕指历史家。
〔谕〕讽喻。
〔是〕这。
〔夫〕发语词。
〔苟〕假如。
〔置〕处置。
〔理〕道理,法则。
〔或〕有人。
〔壬人〕佞人,巧言谄媚的人。
〔曾〕竟。
〔昭昭然〕明白的样子。
〔独〕只。
〔病〕不满。
〔是〕因此。
〔用〕因。
〔焉用〕何用。
〔期〕期望。
〔劝〕劝善。
〔惩〕惩恶。
〔快意〕恣心所欲。
〔曹孟德〕曹操,字孟德。
〔孔文举〕孔融,字文举,“建安七子”之一。献帝时为北海太守。自恃高门世族,对曹操多所非议,后为操所杀。
〔孤〕孙权自称。
〔虞翻〕吴国官员。历事孙策孙权,屡犯颜谏争,获谴徙交州(今广州)。据《三国志・吴书・虞翻传》载,在次宴会上,孙权亲自行酒,虞翻佯醉伏地不受,惹得孙权要杀他。
〔众人劝阻,孙权则说〕“曹孟德尚杀孔文举,孤于虞翻何有哉?”
〔应泰山〕即应劭,曾任泰山太守,故称应泰山。
〔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被推举者称为孝廉。据《三国志·魏书·原传》裴送之注所载,孔融任北海太守时曾赏用一人,后又要杀死他。邴原问孔融为何先前宽信,今又杀。孔融说此人初时好,就提拔他,今日变坏了,就要杀掉他。并举例说,当初应泰山也曾举荐过一个孝廉,但一个月后又把这个孝廉杀了。
〔仲谋〕即孙权,字仲谋。
〔霸者〕行霸道的人。“霸道”与奉行仁政的“王道”相对。指用暴力刑罚治天下的政治措施。
〔故事〕成例,旧日的典章制度。
〔矧(shěn)〕况且,何况。

相关推荐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72—842
唐洛陽人,自言系出中山,字夢得。德宗貞元進士,又登博學宏辭科。官監察御史,以參與王叔文政治革新,貶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后裴度薦為太子賓客、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與柳宗元友善,并稱“劉柳”。又與白居易唱和,并稱“劉白”。工詩,曾仿民歌體作《竹枝詞》、《柳枝詞》、《插田歌》等組詩。又著有《天論》等。有集。

《大辞海》:刘禹锡(772—842)唐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州)。贞元九年(公元793年)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竹枝词》、《杨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为文长于说理。又通医学。重要哲学著作《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学说。后期对佛教思想表现了妥协。有《刘梦得文集》。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