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大野,万邦错峙。惟王守国,设险于此。呀谷成堑,崇颠若垒。势轶赤霄,气吞千里。洪河在下,太室旁倚。岗盘岭蹙,虎伏龙起。锁天中区,控地四鄙。出必由户,入则同轨。拒昏纳明,闭乱开理。
昔在秦亡,雷雨晦冥。刘项分险,扼喉而争。汉飞镐京,羽斩东城。德有厚薄,此山无情。
维唐初兴,时未大同。王于东征,烈火顺风。乘高建瓴,擒建系充。奄有天下,斯焉定功。
二百年间,大朴既还。周道如砥,成皋不关。顺至则平,逆者惟艰。敢迹成败,勒铭巉颜。
1.成皋(gāo):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是洛阳东部屏障,交通要道、兵家重地。
2.万邦:众多诸侯国。错峙(zhì):交相耸峙争胜。
3.设险:设置险阻。
4.呀谷:大而深的山谷。堑(qiàn):深沟,战壕。
5.崇巅:高山。垒:堡垒。
6.轶:超越。赤霄:云霄。
7.洪河:大河,指黄河。
8.太室:山名。
9.蹙(cù):紧迫、聚拢。
10.中区:中原。
11.四鄙:四方边远地区。
12.户:门户。
13.轨:轨距,行动准则。
14.昏:昏昧者。明:明智者。
15.闭乱:乱世关闭。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天下乱而关闭。开理:治世开放。武德四年(621),天下定而开放。
16.晦冥:昏暗。
17.刘项:刘邦和项羽。《史记·项羽本纪》:“汉之四年,项王进兵围成皋,汉王跳,独与滕公与成皋北门,渡河走修武,从张耳、韩信军,诸将稍稍得出成皋从汉王。汉王得淮阴侯兵,欲渡河南,郑忠说汉王,乃止壁河内。使刘贾将兵佐彭越,烧楚积聚,项王东击破之,走彭越。汉王则引兵渡河,复取成皋。”
18.镐(gǎo)京:西周国都,在今陕西西安,此指长安。高祖都洛阳,齐人刘敬说及留侯劝上人都关中,高祖是日驾人都关中。”
19.东城:县名,属九江郡,在今安徽定远。
20.大同:天下统一而太平。
21.王:秦王李世民。东征:讨王世充。
22.烈火顺风:比喻气势之盛,如烈火乘着顺风,所向无敌。
23.乘高建瓴(líng):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遏之势。
24.擒建系充:指当时割据军阀窦建德、王世充先后被擒。投降李世民之事。
25.奄有:完全拥有。
26.定功:平定天下的大功。
27.二百年间:自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至宪宗元和(806~820年)年间。
28.大朴:本性。
29.砥:磨刀石,取其均平之义。
30.敢迹成败:意谓冒昧地考究历史的成败经验。
31.巉(chán)颜:峻峭不平的岩石。
吕温(771~811)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