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人畔,王曰:“吾甚惭于孟子。”
陈贾曰:“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
王曰:“恶!是何言也!”
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贾请见而解之。”
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
曰:“古圣人也。”
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
曰:“然。”
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
曰:“不知也。”
“然则圣人且有过与?”
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燕〕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之一。
〔畔〕通“叛”。
〔惭〕惭愧。
〔陈贾〕人名,齐国大夫。
〔无〕不要。
〔患〕担忧。
〔以为〕认为。
〔与〕跟。
〔孰〕谁,哪一个。
〔恶〕表示惊叹。
〔是〕这。
〔何言〕说的是什么话。
〔管叔〕周武王的弟弟,
〔监〕监督管理。
〔殷〕雌指殷商的后裔。
〔以〕凭借。
〔使〕任用。
〔是〕此。
〔未之尽〕没有全部做到。
〔王〕指齐国国君。
〔解〕解释。
〔诸〕之乎。
〔然〕确实如此。
〔与〕语气词,同“欤”。
〔然〕如此。
〔且〕尚且。
〔过〕过错。
〔与〕语气词,同“欤”。
〔日月之食〕日食月蚀。
〔及〕等到。
〔更〕更改。
〔仰〕敬仰。
〔徒〕仅仅。
〔顺之〕指顺从过错。
〔从〕随后。
〔为之辞〕替自己找借口。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