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
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五色凌素:绚丽色彩掩盖住原本洁白的颜色。凌:侵犯、欺压,在此作掩盖、遮住、占据之意。
御:使用。
瞀(mào)于淫而不悟:沉迷于荒诞淫乱中不能醒。
汤汤(shāng shāng):指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
卓文君,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她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为著名。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西漢蜀郡臨邛人。卓王孫女。善鼓琴,通音律。司馬相如飲于卓氏,時文君新寡,乃以琴心挑之。遂與相如私奔成都,又返臨邛,當壚賣酒。王孫恥之,分與財物,遂成富人。相傳後因相如將納妾,作《白頭吟》以自絕,相如遂止。
《汉语大词典》: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
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因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酒舍卖酒。
相如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文君当垆。
◎卓王孙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成都。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又据《西京杂记》载,文君作司马相如诔文传于世;又载相如将聘茂陵人之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后世常将卓文君事用为典故。
◎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引〕“现有个秦楼上吹箫旧人,何处去觅封侯柳老三春,留着他燕子楼中昼闭门,怎教学改嫁的卓文君。”
《大辞海》:卓文君西汉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卓王孙之女。善鼓琴。丧夫后家居,与司马相如相爱,一同奔成都。不久又同返临邛,曾自己当垆卖酒。她的故事流行民间,旧小说、戏曲曾取为题材。
《辞源》:【卓文君】漢臨邛人。大富商卓王孫女。寡居在家。司馬相如過飲於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歸成都。因家貧又返臨邛,與相如賣酒,文君當爐,相如和傭保雜作。卓王孫深以爲恥,分財産與之,使回成都。見史記一一七、漢書五七司馬相如傳。西京雜記説她有司馬相如誄文傳世。又説相如擬聘茂陵人女爲妾,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絶,相如乃止。古今雜劇中有明朱權(丹丘先生)卓文君私奔相如一卷,清舒位瓶笙館修簫譜中有卓女當爐一劇,都演此故事。